許伯元說:到底有沒有可能以比較浪漫而所謂早期革命的東西,而不像現在一步一腳印慢慢把城市改造起來...
 

城市中心區之空間改造

講者:許伯元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十方聯合建築事務所專業建築師。

時間: 1996/09/30 (一) PM7:30

全文:

一、前言/城市中心區的發展弊病

今天的主題是「城市中心區之空間改造」,相信各位對於城市中心的特質多少有些了解--高密度的,高樓大廈、商店林立,這是一般現代城市中心的大概景象。那麼,怎樣才是一個好的城市中心?這是一個與我們切身有關的提問,常常我們對於都市中的生活品質有許多抱怨,諸如:空氣品質惡劣、交通狀況不佳,犯罪率過高等等,但仍有很多人包括我,卻也很難真正離開城市,為什麼呢?我想是因為城市在種種負面現象的產生之外,其實也提供其他的正面功能,諸如:各種有效流通的管道,包括資訊、貨物,所有你想要得到的、需要的流7通,在城市確實比較容易達成,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對都市中心又愛又恨的理由所在。

二、城市中心區的空間改造

現代都市的中心常因為以上所講的這些問題為人所垢病,歷史上也就從工業革命之後,一直有著所謂的改造計劃--我們怎樣才能有一個真正好的城市中心?這個城市中心在滿足流通功能的同時,也能避免各種負面的影響。到底有沒有這種可能性?我想分兩個層次來講,第一個層次是二十世紀初期的觀念,強調革命性的改造手段,所以如果我們要處理某些舊商業地段的違章建築,或容易滋生犯罪的地區,最方便的作法當然就是剷掉,然後再重新啟建新建物或再規畫。這個方式非常激烈,後遺症也慢慢的顯現,其實經過長時間累積的城市與建築,其中蘊含許多隱微人文活動與內質,一夕之間的剷除,改變的是表象,內裡卻不一定也能同時變更,大約至六十年代左右,人們開始反省這種動作是否準確,慢慢地所謂革命性大刀闊斧的拆遷,開始為另一種較平和的手段所取代,透過漸進的過程達到轉變的效果,現在一般所謂街區改造計劃,或總體營造準則等便是基於這種觀念。

對一個建築專業者而言,激烈的改革固不足取,但講求民眾參與,尊重每個人的意見與需要,慢慢塑造城市品質的作法,也有現況難以滿足的困擾。在早期革命式的浪漫,與現在的一步一腳印之間,是不是有另一種可能的思考與作法?

既不是以往的革命性舉動,也不是現今的悠緩作法,它或許很激烈,不是在於體制的推翻,而是美學機制營造的辯難與討論。透過以下幻燈片資料的觀看與討論,我們可以嘗試對此提問作進一步的發想。

三、幾個提供發想基點的例子

這張是一七四八年的羅馬地圖,黑色是建築物,白色是空間如廣場、小庭園等,黑色的部份是實,白的不份是虛,而我今天所講的即是建構在實跟虛之間的對比。一般來說,我們對於城市空間的看待,常常只著重於建築物本身的功能,而缺乏與所處環境之間的觀照,但是從這張圖面上感覺到一種整體的次序感,以及所謂的肌理,幾個大的建築物前面有比較大的空間,比較小的建築物有比較小的空間,這些空間透過一些狹窄的街道而串連,你會發現到空白的部份反而成為真實。這種以實體圈圍虛體的作法,往往可能創造出有趣的空間特質。

法國建築大師柯布覺得二十世紀初期的城市存在很多的問題--髒亂、車子進出不便,缺乏停車空間的規畫,建物破舊等等。所以從衛生、安全的觀點來看,新的城市應該把量體往上拉,然後在其中間空出充裕的空地,並且與自然的環境配合,例如街道順著太陽升落的方向,於是陽光便可照及街道的每一個角落,有衛生殺菌的功能,房子作類十字形的設計,造成較大的展開面,使房子內的每個房間接受到充足的陽光與空氣。

車子因為空地的大幅增加而流動容易,圖上還有一些空中走廊,作為建物之間的連接管道,這種把人、車分開,多層次動線安排的城市可以增進效率,改進以前的問題。

這是克利爾在德國做的設計,他的觀念與現代主義背道而馳,主張仿古,返回古代,他的設計強調都市外部空間的構造,以一種「圍」的方法建構街道,利用建築物把都市空間圍出來--主要的外部空間、外部廣場、次要的半公共空間,空間表達上層次分明。不管爭議如何,我想它絕對比剛才那種極其現代主義的城市空間吸引人,而且你在其中行走時,會發現沿街的活動,沿街的建築立面,種種變化都可以讓你產生有趣的經驗。

這種古典理論認為房子事實上只是城市裡的細胞,城市的空間是由房子一棟棟的圍塑而組成,所以房子本身並不是那麼重要,都市空間裡的虛體部分成一個「正」,而旁邊的房子是一個「負」的地位;相對之下,現代主義的概念是,房子是「正」,而外在空間是「負」,我想兩者之間的主要差別就在這裡。

這是一個典型中古時期的義大利城市,讀建築史的經驗可以知道,每個中古的小城市都是很好的典範,在這種所謂的街城中,觀光客只要兩小時便可以逛完了。中古城市的特點是標地物很明顯,城市腹地都呈圓形,中間一條街,左邊通常是教堂,右邊是市政廳,市政廳前有廣場,教堂和市政廣場是都市的核心,一般的房舍再依此分布。

教堂與市政廳是中古時期市民一天活動中最重要的兩個點,通常是城市中最高的建築物,在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打開窗就可以看到兩個塔在那邊,再看到太陽的位置,很容易就可以從三角關係判斷你是在城市的哪個地方,而且大概幾點鐘。這種建物之間的關聯提供處於城市中的真實感覺,你可以透過真正眼睛所見,真正身體所感的方法去認知所處的城市,以及自身在城市的位置。

在今天的城市裡,時間必須借助鐘表,對於不熟悉的地區,必須借助地圖,生活建立在機械式工具的輔助上,所謂現代主義興起之後,人與環境的關係由直接慢慢轉為疏離,與以往的城市生活差異極大。

有人提出都市空間最重要的部份在於介面,如何使用介面來形成介面以外的都市空間,介面以內的私人空間?這個廣場比較有趣的是這裡是海,所以空間到這裡會發現另外一個無形的介面,與海之間形成不同張力交接的空間,也形成一個介面。

這是聖彼得廣場,這個廣場的特別處是紀念性很強,有點像中正紀念堂,走進去你不敢久待,因為它是宗教性很強的空間,我舉這個例子是因為它其實蠻懂得都市空間是圍塑出來的道理,從設計手法來看就是所謂的減法,好像整個空間是挖出來的。

我以這張幻燈片來說明都市虛實空間的觀念,這是利用房子的立面所圍出的空間,如果從空中鳥瞰你會發現這房子的立面好像是個佈景,目地只是把平面上的空間圍塑出來,你在這個空間裡感覺到周圍是非常整齊美觀的對稱廊柱面的建築,從這個角度出發你又發覺它卻是假的,〞假〞字在現代建築的觀念裡其實是個罪惡,因為一棟建築物裡面是什麼,外面就要表現什麼,所謂〞形隨機能〞。不過,現代建築對於建築物本身的自我性,有時未免過於強調,其實假又如何?反而可以圍塑出一個很美好的都市空間,我個人感覺到的是一個都市的延續性,從一個開放空間到一個介面,然後到後面的建築物,再到後面整個城市的紋理。

四、結語

格狀的空間基本上是一般現代城市的狀態,但我仍嘗試想像有沒有可能把居住的環境帶回城市中心,現在城市中心的環境都是早上人們來上班,所以很熱鬧,一旦晚上商店關門後大家都離開,就像一座死城,所以我想有沒有可能把個人或家庭式的居住空間慢慢帶回去,帶回去的方法並不是利用原有的商業空間,而是類似一種寄居的方式,有點像是可以攀附在既有的建築物,以及現有的街道平面上,好像到了晚上會慢慢爬出來,寄居到街道上,利用城市的虛空時間建立真正可以居住的空間,把街道的虛空間佔領,借著這個手段塑造晚上城市的活動,佔領的期間,新的領域關係、新的交互活動可以慢慢產生,早上透過某種方式把它收起來,把道路讓給原來的城市,一個主要的重點是鼓勵每個人他有他自己的空間,我想不是帳棚,它應該是機械式的而且裡面生活空間應該比較豐富,住在裡面可以不用擔心地價,也不用擔心居住地點。

當然這只是一個奇想,我想這個奇想可能永遠不會被實現,它只是在提供一些對於城市問題本身的反省,如果這個計畫提出來時,它本身可以直接反應到中古時代城市的某些品質,對應到現代城市的某些問題,它基本上是虛、實空間之間的對比所呈現出來的圖面。

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