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的時代,音樂創作的想法或許與以往有些差距,但基本上精神是相同的,對於一個非專業者而言,或許不知道自己所聽到的是來自於何種創作觀念或手法...
 

數位時代的音樂元素與創作觀

講者:張詒銘

音樂工作者
從事音樂製作編曲與影片廣告配樂工作。作品有:製作 <林立洋 “重溫舊夢”專輯> / 1994.3 賀得唱片製作,波麗佳音發行;中視連續劇“虱目魚的滋味”片頭曲編曲;華視連續劇“關公”插曲/配樂等。

時間:1996/06/22 PM7:30

全文:

各位好,上次演講題目是數位元素,本次內容和聽眾都不同於上次,因此,我還是先作一番自我介紹,我叫張詒銘,目前從事流行音樂的編曲工作,原來所學是電腦。上次我曾談到數位觀念對音樂創作有何影響,今天則回歸至較傳統的音樂元素,但今天和上次不同,我將省略許多技術及學理上的內容,而從實際的音樂來加以分析,我帶來一些自己的作品和其他的音樂,各位一邊聽音樂,一邊有問題就可提出討論。

一開始給各位聽一個我最近的案子,即華視三國英雄連續劇的配樂,這齣連續劇從去年開始拍攝,在年初時我才介入音樂的製作,至今己半年。目前得知的消息是七月才上檔,這齣戲對華視而言是年度大戲,己投資了一億的製作經費,一般台灣八點檔連續劇經費約為四千萬到六千萬間,屬於高經費的大製作,因此他們希望音樂製作也能與畫面、劇情有完美的搭配。我在製作時碰上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它是一個純市埸性的商品,所以必須考量觀眾的接受度,此外,由於它是一齣有歷史背景的戲,而非時裝文藝戲等,因此劇中題材有些較深刻且具有包袱性,但在國內的電視配樂環境中,並不容許花太多時間與金錢去製作高品質的作品。

這齣戲由於是古裝戲,如果我們希望用國樂來製作配樂,勢必曲子成後,要再找樂師進錄音室錄製,而這種方式製作支出必然較高,因此並不是他們原先預計的製作方式,於是我們採取全部以Midi製作的方式。雖然是用Midi製作,但我們力求逼真,希望呈現真實樂器的音色。在樂器的取材上,我拋棄一定得用東方樂器的限制,但某些旋律←為顧及畫面的感受,還是選用東方的樂器為主奏,例如宮廷宴會的埸景等。基本上我整個樂器的設定,還是以西方古典樂的樂器作為根基,如此能使畫面更具深度,也能營造各劇情的氣氛,包括要表現婉約的愛情戲,或兵慌馬亂的戰爭埸面等。

從前台灣連續劇的配樂方式,通常很少會專門針對一齣戲作配樂,因其中牽扯到投資成本,所以以往台灣連續劇都是和唱片公司搭配,唱片公司代理的國內外流行音樂,就會讓電視或電台擁有使用權,其型態就如同罐頭音樂般。另一種型態就是,由於電視台和唱片公司合作,因此唱片公司希望連續劇的主題曲由某位歌手演唱,並在配樂中促銷這首曲子,於是他們找位編曲家,將主題曲的旋律以Midi方式作轉換,成為情境音樂般好在電視中播放。

以往皆採行這種作業方式,這次三國英雄比較不同,我們是針對戲作配樂,但唱片公司免不了會希望將預備作主題曲的旋律加以轉換,常穿插於劇情中出現,不過我們可能只選擇其中的一句加以轉換,而並非整首歌全部播放。這齣戲的配樂另一特別處就是有許多插曲,例如:關公、小喬等,他們出現的重要劇情,我們都會搭配為他們專門製作的插曲,這個部分我們也花了極大的心思,但此部分今天並不會播放,最主要介紹方還是配樂部分。

接下來我開始談配樂部分,由於我作了許多段,我先放最近剛完成片段。由於這齣戲分許多單元,一開始是描寫漢末至三國初年的戰亂埸景,因此製作單位希望有音樂能烘托戰爭的埸面。我也曾觀看初剪的毛片,戰爭埸面拍攝水準頗佳,均於大陸拍攝。對電視配樂而言,最好當然是能和畫面緊密連結,但我們的製作過程,無法像國外能直接計算時間的長短和節奏的變化。因此我是先預設戰爭中的初征、戰敗、激戰、勝利等各種情形,再將這些想像畫面轉化為音樂的形式。所以,我現在放的曲子較長,約有九分鐘左右,我原本試著要將它作成完整的古典音樂曲子,但電視製作單位畢竟只要找它的段落,因此我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在曲子的串連上,不過基本上它聽起來還是一首曲子。劇中有許多埸景,曲子的某些段落在相同的埸景中會不斷重複出現,待會兒我會提出來。現在要聽的這個版本不是在錄音室錄的,而是我在家目行錄製的。

事實上,這次電視台製作配樂的方式,就是以我錄製好的帶子直接在錄音室拷貝成CD,然後將CD拿到前接室中灌至影片中。現今在家自行錄音,其品質已能超過CD,這其實是音樂DIY的作法。如果今天不是為製作單位製作音樂,我在家中事實上可做許多的音樂,若有些資本,甚至可推出向小眾發行。但目前台灣還沒有人這麼做,雖然已有些組織宣稱是獨立發行單位,例如今天中時報導的「金車王」,他們曾經出版過這種性質的錄音。以當前的科技,已不需花太多經費,在家中就已經能製作蠻細膩的音樂,這點對未來音樂環境而言,有極大的影響。接下來就開始播放這段配樂。

(音樂聲…)這個段落幾乎都是以西方的手法製作,我製作完畢後,自己聽了些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發覺蠻類似的,因為我個人受其音樂的影響頗深。我現在再播放一首讓各位比較一下,另外一首雖架構頗為相近,但因為其中穿插了左宏元老師作的插曲段落,←—左老師作的曲子旋律多為五聲音階,風格很東方,所以剛才的音樂聽起來像交響曲,而這首的調性較柔軟、較東方。

(音樂聲…)這個段落的旋律很明顯地多為五聲音階,樂器中包含有古箏、琵琶等,因此聽起來東方感十足,各位大部分上次都來聽過演講,我在此簡單介紹一下作法,這些音樂我都是以Midi來製作,Midi意指數位樂器方介面(Musical instrument dichical intervase )。我演奏時依然以鍵盤樂器彈奏,是一架類似電子琴的鋼琴,剛才各位聽到樂曲中有許多不一樣的樂器,除了交響樂編製的樂器外,還有古箏、琵琶,所以我已將各種樂器,包括撥弦或敲擊等,都改以鍵盤來呈現。然後我利用電腦,將所彈奏的訊息,事實上我彈奏的是一組組數位(資料)先存入電腦中,再加以編排,如果我下一段要的是相同的內容,就可以拷貝過去。

在我作業程序中,如同電腦中有張紙般,而紙上有許多軌,這個「軌」是個虛擬的觀念,在音樂製作上,「軌」原來是指←製作音樂錄音時的多軌錄音毋帶,例如音樂錄音毋帶有某個厚度,而其中就分為好幾個「軌」,一般業錄音帶至少有二十四個軌。而我們日常隨身聽用的卡帶則有四個軌。分為左聲道、右聲道及反面的左聲道、右聲道,恰好前半部是A面,後半部是B面,聽錄帶時因此可以正、反兩面都放,有些機器可直接選擇切換要聽A或B面,事實上它全都在一面上,只是排列方式不同。

但在Midi中「軌」是區域的觀念,例如剛才的樂曲中使用非常多的樂器,在電腦銀幕中,通常從第一個樂器換至下一個樂器要換三面,因此至少有二十幾個樂器,事實上有許多樂器,我是以許多琴的音色去推疊,剛才曲中弦樂部分幾可亂真,因為那部分占有許多「軌」,弦樂共有五部,小提琴第一,二部,中提琴,大提琴和double bass等,弦樂因為較難模仿,所以我通常是用不同廠牌樂器的不同音元(音色)來堆疊呈現,讓樂曲呈現厚度。

作業時,每個音都是我實際彈奏出來的,雖然是透過電腦,但我還是得實地演奏,然後透過←電腦,將每個音都變成數位資料加以貯存,進而能重新編排、拷貝等。但我同一時間一次只能彈一種樂器,並在電腦上應需求切換,所以若一個段落有二十四項樂器,則我將重覆彈二十四次。在我腦中就有樂器彈奏先後順序的架構,原來任何樂器都還未彈奏前,按電腦play鍵不會有聲音出現,等彈完第一部分,按play鍵就能聽到剛才錄好的音樂,接著我再彈第二種樂器,聲音就能和第一種搭配,等全部樂器都彈畢,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組交響樂團在演奏。這個動作就稱為「gabim」,亦即在多軌錄音時,依序錄音的動作。各位剛才聽到的音樂,全都是由我一人演奏,如果在過去,很難做到這一點;從前的作曲或編曲者,要先將樂曲寫在五線譜上,然後把樂譜交給樂團,經由練習後,再耗費許多人力、物力才能錄製成功。但現在我獨自一人,利用電腦做完後就能在家中錄製完成,聽起來頗為逼真,不過,當然還是有許多機器上的制。例如:欠缺音色的生命力及音樂的表現力。

我們在電腦上作業時,它有一定的時間速度,亦即電腦中設有節拍器,它會告訴你這是第一小節第一拍或第二拍等,看至那個節拍器就如同看到指揮者,每一拍都得精確無誤地,這樣做出來的音樂較僵化,事實上真正的樂團,它雖有某個情緒和速度在進行,但中間會有高低起伏,或快或慢,在樂曲中音量的變化十分微妙,如何的表現代表對音樂能量的控制,它能夠直接影響耹聽者,激起其心中某些感受。我個人的經驗是,當我聽到很感人的音樂時會起雞皮疙瘩。但是,若用Midi來製作時,便會喪失這些元素,這是表現上的缺點。

另外,剛才各位聽到不管是弦樂或管樂似乎都很逼真,因為這些在電子音元上的音色都是透過取樣獲得的,它是將樂器原來類比的音波,經過數學的方式做數位的取樣,亦即將真實樂器的樂聲以數位方式儲存下來,當我們在琴鍵上按一個音,就能將此音重新釋放出來,產生許多我們需要的聲音。但真實樂器演奏時有許多纖細的變化,卻無法讓我們以取樣方式搜集起來,因為變化實在太多,用電腦數位取樣得花很多方時間,工夫及記憶體加以儲存。所以通常取樣是擷取最平常的聲音。

例如小提琴先取樣Do這個音,但音量的大小不變,而真正奏小提琴時,弓用力或輕輕拉還是和弦之間的角度等差異,會有許多不同的音色變化,這些都無法在取樣上一一保留下來,甚至兩個音間都有各種不同的細膩的化。因此像剛才的音樂,乍聽之下猶如交響樂般,但同樣的譜若交給交響樂團演奏,錄音出來和Midi的加以比較,各位聽了一定會覺得還是交響樂團演奏的較富有生命力,Midi顯然聽起來較呆板,因為其速度是固定的。

當然我在製作的過程中,也運用了一些技巧,去彌補這些缺失,例如剛才播放的第一個段落,速度就有許多變化,一開始速度可能是90,進行至中間則加到144,又有一段從144加至156,然後又從156變回來,這些在電腦上是可改變的。我為何要做這些改變呢?因為我想像真實的樂團演奏不同段落時,可能會呈現的變化,所以速度上的變化能使其更逼真。而且這麼多的樂器都由我來彈奏,我就在取樣上儘量加強人性化的表現。

例如弦樂在Midi上常令人感到難以模仿,因為通常弦樂在樂團中,是數十人的弦樂組合,自每把琴都由各人調音,而非機器調音,一般都是第一小提琴先調好音,周遭的人再隨其調音。在大家同時調音的環境下,每個人的聽覺可能都會有誤差,因此每一把小提琴可能也都不準,但數十把合在一起時,就會有合聲(harmonize)效果,因為每把均有不同的pich和duin,當它們合在一起時,duin的問題就消失了,聲音會變得很厚、很溫暖,這種表現在取樣上不易做出,因為一次只能取一把、二把或十把等,但無法一次讓每把彈不同的音而將其取樣,所以我在製作過程中,用許多技巧來彌補這類的問題。

另外,在演奏方面,例如同一般樂曲,在琴鍵上彈奏聲音聽起來很平板、單調,所以在錄製過程中,我除了彈奏之外,在機器的使用上還利用到音量的控制因為真正的弦樂在拉奏時會不斷在改變音量,彈鋼琴時,還有持續的力度,很多樂器都有這種特質,管樂亦同。例如長笛的Do音它可能是個厚實的Do,也可能是個輕弱的Do,在Midi的演奏上只好用參數加以控制,讓它模仿真實樂器的這些差異,所有剛才聽到的樂曲,我都有做這部分的修正,讓它更逼真,不過,我還是必須承認,它和真實樂器的合奏還是有差異。但在台灣的環境,製作這類樂曲並非為純欣賞之用,而是有其目的,若用來作為電視配樂,已能達其既定的效果。一首同樣的樂曲,透過電視的播放,效果就會打折扣,因為電視喇叭輸出頻率較不完整,可能高頻不夠漂亮,低頻也不夠低,結果聲音顯得較窄,所以以Midi來製作電視配樂,其品質還能算能夠符合需要。

但如果要將這段配樂在電影院中播放,其品質可能稍嫌不足。像好萊塢、迪斯耐電影的配樂,大多是以真正的交響樂團來錄製,效果頗佳,這點在台灣電視製作上,還不列入考慮。剛才那段是我為電連續劇所做的配樂,這部分各位有何問題,我們可以先作討論,若無問題,我就繼續談下去。

接著,我播放的同樣是在家中錄製的音樂,我已拷貝成CD,還未曾出版,也未經過商業錄音的處理。這般樂曲和剛才的差異頗大,因為這要用於商業市場上,但並不見得很商業,只是其手法和編製方式較為市埸化,所以和剛才古、配樂性的樂曲有極大的不同。這首樂曲原是我打算出片時要用的,所以和一般流行歌曲類似,各位可見聽聽看其中差異為何?

(音樂聲…)這段音樂顯然在音樂編製,使用樂器、旋律、語法、錄音方式及混音想法等,都和剛才的樂曲差異極大。我們今天要說的想法,和上次提到的「音樂中的數位元素」,亦即傳統或類比的元素,事實上,不論今天製作何種音樂,許多都源於相同的想法。像我製作剛才較現代的音樂或較古典的樂曲,其實很多想法都是一樣的。

一首曲子中有幾個必備的元素,例如旋律,剛才曲中的旋律即以人聲所發出,人聲唱到某個段落,在下個段落尚未銜接上的空檔中,必定有其他樂器扮演旋律的角色,例如剛才最後有電吉他的出現,那是一個間奏,間奏通常都是主唱者休息,而由某項樂器變成主奏,演奏一段與原旋律相關,但又有些變化的樂曲。它有二個目的,一是讓演唱休息,一是讓聽眾也休息,因為聽同一樂器時間太久,聽覺上會產生壓迫感。音樂中必定有旋律,旋律是領導聽眾跟著故事與情境前進的線,另外,我們的聽覺習慣、美學觀,及所受的音樂教育模式中,相當熟悉西方的音樂。音樂中還有相當重要的和聲部分,這不見得是指人的和聲,也可能是樂器的和聲,有了和聲音樂會更有厚度。

此外,還有節奏性樂器,例如剛才的樂曲中,有類似爵士鼓的配置,節奏部分頗為複雜,待會兒再論述,現在先講和聲,各位若學過些簡單的樂理,應該會想到「和弦」這個字,和聲脫離不了旋律,因為和聲須配合旋律,所以和聲等於是旋律的骨架,和弦取決旋律,旋律如走,和聲就有一定配的方式,讓音樂聽起來固定在該處,不會被其他樂器或因素所牽引。另外,和聲與弦律搭配時又產生一個西方音樂中所稱的「對位」手法,通常和聲與對位是目對的,所謂和聲即和著一起出聲,既然要和著出聲,再加上和弦來控制同一時間內每個樂器所發的聲音,例如某個和聲是C和弦,C和弦即Do Mi So,現在弦律如果是小提琴拉So這個音,可能就有鋼琴彈Do這個音,如此的和聲令人感到十分和諧。這種作法在和聲中常被運用,例如這個音是C和弦,下面一個是Di小調和弦,旋律原是Mi,後來變成Re時,通常和弦從La So會變成La Fa,彈Do的鋼琴,下一字音會彈低音La,因為如此配置La Re Fa又成為Di小調,所以和聲是讓聲音呈現和諧的狀態。

但是,不管各位曾從事過何種模式的創作,在創作中定有和諧與不和諧的交錯,所以若一直是和諧的狀態,人的聽覺會感到疲憊,因為全是美好的感覺,就無法對比出更美好的部分。因此產生「對位」的相對手法,何謂對位呢?就是讓聽覺上不只感受和諧,而且除聽到主旋律外,還聽到其他的旋律,因此對位就如同兩人在唱歌般,有兩個不同的旋律在同時唱,但卻搭配完美,不會互相影響,不過其中有一人是主唱,一人是和聲,和聲處於輔助的地位,可能是一人一句,也可能是同時唱,這就稱為對位的手法。

接著講節奏的部分,各位平時大多會聽流行音樂,流行音樂的節奏配置中,通常會有爵士鼓,爵士鼓中又可分為大鼓(Bass trong)、小鼓(snet)、類似鈸的樂器(synbl)等,這些均由一人演奏,我們就可從這些來了解,節奏包含哪些部分。第一是大鼓,大鼓十分的重要,大鼓決定所有節奏形式的頭,例如兩拍的曲子,第一聲打大鼓,第二聲就可能以小鼓來搭配,通常是用大、小鼓搭配,讓人清楚認知樂曲的節奏模式為何?三拍就可能一拍大鼓、二拍小鼓等,有各種變化。而high hat就如同人拍手般,由於是金屬性樂器,因此頻率很高,它不須很大聲,但每人都可聽到,如同在打拍子的節拍器般。

而toneton通常用於「過門」,過門即為從此段落到另一段落的延伸或引導(Bridge),為一間接的段落。而quarch是用來加重某些特殊重要的音,這五個部分已概括流行音樂或編曲中節奏的部分。這些樂器除了運用在節奏之外,事實上這些樂器在錄音上還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例如第一個大鼓,大鼓體積大故聲音低,屬於低頻的樂器,它與其他樂器搭配時,便會和Bass搭配,所以在音樂製作上,通常是鼓手先打,接著才彈奏Bass,因為Bass須隨大鼓來彈奏,在重要的音上兩種樂器會同時出現,這兩種低頻樂器同時出現,會令人感到深沈的振奮感,聽覺上會顯得很飽和,所以大鼓扮演著低頻的角色。

而小鼓即為中高鼓,中高鼓比低頻的大鼓更能表現拍子的進行,所以小鼓在軍樂中是很重要的樂器。既然是中高頻,聽起來必定很清楚,即使在很吵雜的樂曲中,也不會被其他樂器聲掩蓋,更何況在錄音過程中還經過處理。而high hat屬於極高頻,比小鼓還高頻,在現代錄音觀念中,一個好的音樂頻率應完整,亦即包含極低及極高頻,且不會造成聽覺上的壓力。若音樂中缺乏高頻,會讓人覺得不好聽,因為缺少高頻的亮麗,而high hat就是負責用來表現高頻。

在此補充一下,通常大鼓最重要的聲音是在60∼200赫司之間,所以錄音過程中,若覺得大鼓不夠清楚,可在頻率上加重。而小鼓較實的聲音,是在2k赫司左右,要更亮的話是在4k赫司。另外high hat則是從4k—20k赫司,Toneton的頻率較寬廣,因為有小toneton及大toneton等。quarch和highhat相同都屬極高頻,但用力打整片的quarch時,因共振的緣故,樂器會呈現低頻,中頻的聲音。我之所以說明這些,主要是因在流行音樂中,包括旋律、和聲、節奏都很重要,在新的音樂製作觀中,絕不只有單純的樂器表現或編排,還有頻率的處理上也極重要,所以一個完整成功的音樂,頻率上也有極佳的處置,這樣的觀念我先以流行音樂來說明。事實上,以我個人製作的經驗而言,傳統的古典音樂其道理亦同。

因為古典音樂中也有大鼓,甚至有低音鼓,低音鼓有不同的pich,此外,還有小鼓、鈸(symbl),它雖然沒有highhat,但有三角鐵,許多樂器都可當作旋律性樂器,例如銅管、木管、鋼琴、豎琴等都可作為旋律性樂器,其實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相較,在作曲及編曲觀念上頗為一致,只是細膩程度及變化多寡等要求上的差異。因為古典樂曲上使用極多的樂器,所以在藝術表現上有更多搭配的可能。在編曲方面,我覺得tesch這個字形容得相當貼切,在紡織上是指織品之意,用為編曲就好像紡織的過程,多加一條線,就呈現另一種不同的質感,所以編曲猶如編織般,不同的編織法將會呈現不同的質感。不論製作流行或古典音樂時,都可用相同的道理來編曲,只是古典音樂使用相當多的樂器,所以其變化更能在藝術表現上加以發揮,而流行音樂只是運用較單純的樂器,來表現想呈現的音樂感覺,所以並不能說哪個藝術價值較高或較低。

我剛放的音樂雖然是流行音樂的模式,但其製作上思考方式是相同的。現在放的音樂只有使用吉他一種樂器,我想讓各位了解,即使只用一種樂器,依然能表現旋律、和聲及節奏等,雖然只用一把木吉他,但邊彈邊打弦板,所以聽起來彷彿有鼓一起合奏。此外彈的過程中有合弦,亦即同時間內有二條弦同時發出聲音。而旋律則由人聲發出,所以樂器編制極少的組合,音樂還是能作完整的呈現。

(音樂聲…)接著我放的曲子,依然是我的作品,是比較另類的表現方式,其中有真的鼓、Bass和電吉他,蠻像從前搖滾的表現方式,同樣地,也是以不同的樂器,來展現旋律、和聲及節奏。但由於音樂的模式不同,所以在錄音時也做不同的處理。剛才聽的音樂較柔軟、輕鬆,接下來的音樂聽起來較尖銳、突出、厚實。(音樂聲…)大家可以聽得到high hat在左邊,大、小鼓在中間,這首曲子的編制是一般搖滾bond的編制。

接下來要播放的音樂,則十分接近古典樂編制的方式,雖然其中還是有爵士鼓和Bass,但重要的是用了許多弦樂和管樂。(音樂聲…)一開始前奏,是使用一種以上的管樂來代表旋律,造成和聲的效果,弦樂先把人導至樂曲中,然後主角歌者才開始演唱,若一開始就先唱,會顯得突兀,所以用一個前奏的段落來引導。(音樂聲…)

另外補充一點,通常音樂的表現上,就如同寫文章一樣,有起、承、轉、合。當然也要視曲子而有不同的表現,前一首曲子是一開始就很大聲,吵到讓聽眾一定得聽到,這首則比較安靜,像要敘述某事般。前面有幾項樂器,但主角出現後,整個就變安靜了,只剩豎琴在伴奏,但接下來就一個個樂器陸續加入,先是弦樂組,到最後豎琴、管樂等都一一出現,在間奏之後,又加入爵士鼓、Bass等,到間奏後的副歌時,整個樂團的感覺完全呈現,而樂曲的能量至此達到高潮。我安排的高潮在第二副歌完有個間奏,間奏完是同樣的副歌,但我將其轉調,轉調的過程即為另一個高潮,轉調是往上轉一個半音,轉調的過程我花了許多的心思,企圖讓聽眾無法察覺我已轉調,所以那也是一個高潮,各個樂器在做對話,其實就是對位的動作,這是流行音樂,不會讓人明顯感受到有對位的感覺,但因為曲中用了許多樂器,所以勢必有對位的情形。(音樂聲…)

接下來再放一首歌與前面段落加以對比,剛才曲中有許多配器,包括多種管樂及整個弦樂組,所以編制相當龐大。但接下來的曲子用較少的樂器,卻蠻像古典樂的表現方式。(音樂聲…)由於曲子的屬性,一開始完全不用任何節奏樂器,而用弦樂來表現情緒,在這首田子中更能襯托情緒的變化,在副歌處若要表現激昂情緒時,弦樂便整個出現,讓歌者的能量更能發射出來。

接下來要放的是 本龍一今年才剛推出的演奏,其中皆取材自他過去製作的頗受歡迎的電影主旋律,他以三重奏的方式改編而成。裡面有些我們都曾聽過,包括「末代皇帝」、「遮蔽天空」等,都是極美的旋律。現在他改採一台鋼琴、一把小提琴和大提琴來演奏,依然極具可聽性。雖然他只用二個弦樂器及一個敲擊的弦樂器,仍然能表現他原來用交響樂表現的樂曲。事實上,有許多知名的古典音樂,作曲者通常是先在鋼琴上完成,決定曲式之後,經由管弦樂團再改編成管弦樂。所以 本龍一今天的動作,就是將原來以交響樂呈現的樂曲,再回歸成單純的方式。我選取的是各位較熟悉的「末代皇帝」的片段。(音樂聲…)

這個段落再重放一遍,音樂在此突然較調,這是音樂編曲上常見的作法不同的調有不同的感覺,如同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色溫,視覺上給人不同的感受。(音樂聲…)各位仔細聽一下,這裡主旋律是小提琴。這是 本龍一今年推出的音樂,以往他的音樂幾乎都是電子舞曲,今年我買到時嚇了一跳,因為包裝很像,但內容卻像古典音樂的演奏,由此可看出, 本龍一在演奏上絕對可稱得上是演奏家。其中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者在日本都極有名氣,這張專輯蠻具欣賞的價值,建議各位可去購買。不過台灣無法買到台灣版,我是在淘兒買的日本版,所以價格較高,約七、八百元,而且有限量。

今天最後我想播放的是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進行曲,這首樂曲前面部分有極佳對位的表現,我便以此作為解釋對位範例。上次播放的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在最後大砲聲出來後,有兩旋律在互相抗衡,描述法國在攻打俄羅斯,其中運用俄匈帝國的國歌代表俄羅斯,以法國馬賽曲代表法軍,他以這兩個旋律混合編排來表現。在斯拉夫進行曲中,他仍然用到俄匈帝國的國歌,同樣的旋律用在兩首不同的曲中。(音樂聲…)這首樂曲有點像送葬曲,因為俄國的音樂較深沈,所以不止在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中有這種表視,在拉赫曼尼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中,也有類似的表現。接下來出現的樂器,就是扮演對位的角色。(音樂聲…)

接下來除了主旋律外,對位的樂器有撥弦樂器—大提琴,雖然撥弦是在和聲的根中,但它的編排還蠻具旋律性,若仔細耹聽,可發現撥弦還蠻好聽的。另一個對位的樂器就是巴松管,當旋律一完巴松管就立刻出現了。(音樂聲…)接下來他將主旋律變成音樂,尤其一開始以長笛吹奏,將原來弦樂的旋律變成一個對佸的音型。接下來這段主旋律為小提琴,但明顯可聽到小喇叭的聲音,象徵軍隊,柴可夫斯基只要有樂器出現,都編排成對位的形式,所以仔細聽小喇叭,其音階進行也十分悅耳。下面一個段落十分特別,雖然也是對位的方式,但兩個對位樂器的節奏畫分似乎不太一樣,這裡葑位樂器是木管樂器及法國號。

今天聽了我的作品及 本龍一和柴可夫斯基的樂曲,由於科技的進步,現在從事音樂創的想和以往有些差距,但基本上精神是相同的,所要用到的素材為聲音,完全依組合方式來呈現,原來在音樂中擁有的和弦、旋律、音程、節奏、拍子等元素,在製作新的音樂時依然存在,只是可能將過去小的元素,集合成單一元素,然後針對單一元素加以處理。現今有許多Dance Music所用的素材是將別人做好的音樂sample下來,再將各個段落於數位錄音上加以剪貼,這個動作在英國非常流行。這些製作人並不須實質上彈奏樂器,只要用數位剪裁剪輯不同的素材,這些人就是所謂的D.J.,這也造成了英國舞曲淘汰換新得非常迅速。因為他們的音樂素材,已不是單純的聲音,而是一組組的sample,但我覺得無論如何,當我們欣賞音樂時,還是能聽到每個元素所代表的能量,利用解析的方式,可以聽得很清楚,正如今天所說的各種樂器的表現,錄音的方式或對位等。對於一個非專業者而言,或許不知自己所聽到的是對位,但他感受到的音樂能量很直接的,所以這些也都是音樂很基本的元素。這兩次討論我想表達的重點是,雖然在新科技的環境下,已改變許多創作音樂的方式,但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還是最原始的音樂元素。未來若有機會,我還是希望和在地合作,舉辦類似的講座,今天很感謝各位的參與,若有問題可提出共同討論。

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