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詒銘說:混音是把所有你錄好的樂器,吉他、貝斯、人聲、合聲,要怎麼去把ㄊ它組合、對比,這是混音mixdone的動作...
 

音樂元素 - 數位元素

講者:張詒銘

音樂工作者
現從事音樂製作、編曲與配樂工作。作品有:製作 <林立洋 “重溫舊夢”專輯> / 1994.3 賀得唱片製作,波麗佳音發行;中視連續劇“虱目魚的滋味”片頭曲編曲;華視連續劇“關公”插曲/配樂等。

時間:1996/06/08 PM7:30

全文:

我先簡介一下個人的工作,學生時代我是學Computer Sience,畢業後從事流行意樂的創作,曾任職務包括製作人及編曲,目前專職編曲工作,最近七月份華視八點檔連續劇」的配樂以及主題、片尾曲的編曲都是我的作品。我主要的音樂工作經驗是屬於應用方面,國內許多音樂工作者可能從事純藝術方面的研究或另類音樂的創作,而我過去的背景較偏重商業方面。我本身從小花許多時間在古典音樂方面,從我的昔樂中可明顯聽出具有古典的訓練,演講最後我會播放一些最近的作品,供各位參考。

「數位錄音」和數位技術等,在音樂的創作上,包括不論是純音樂創作或古典、流行音樂的發展,都具有極大的影響,於是引起我向各位介紹「數位元素」的想法,相對於「數位元素」的另一個「古典元素」的觀念,在下一次聚會時再來共同探討。

在我的工作經驗中發現,數位的觀念,將使從事音樂創作者拋開或放棄原有觀念的限制。透過國小、國中的音樂課程,我們對音樂有了基本的認識,現在我就從聲音開始談起。人能聽到聲音是因空氣中音波的傳遞,因此我們一般將音樂中的聲音分為兩類,一為樂音,即有固定頻率的聲音,一為噪音,即為無固定頻率的聲音,所以聽起來較吵嘈,不像樂音給人舒適的感覺。音樂的元素大致上包括:旋律、節奏及合聲等,以下我們分別探討。

剛提到聲音是空氣中音波的傳遞,頻率(Frequency)指的是音波振動的頻率,通常一般人能聽到的最高頻率在18-20K赫司之間,事實上人的聽覺並不敏銳,例如狗可聽到20K以上的聲音,不過可能因人有少許的差異,而一般人能聽到的最低頻率在60赫司,所謂的K是指千,在電腦領域中,一千指1024個單位,而赫氏指的是一秒鐘所振動的次數,若我們聽到18K赫司則指我們聽到一秒鐘音波振動頻率為18×1024,是相當高的頻率。

樂音(tone)指的是固定頻率的聲音,除此無固定頻率的稱噪音或雜音(sound)。另外,音量的大小決定於音波振幅的大小,聲音的差別主要就是音波頻率及振幅大小的差別。而節奏(rhythm)指在單位時間內聲音有固定形態的呈現方式,有位比利時學者對節奏的解釋是「音樂是藉音的配列,用以感動人類感情的藝術」,這是歐洲人對音樂的看法,歐洲人音樂的美學觀十分紮實,他們服膺這種觀念,在此之下似乎撇開其他形式的音樂,像世界音樂等。因此我個人對音樂的看法是「音樂是人類用聲音去表達情感的一種形式」,因為音樂一定脫離不了聲音,但它的表現形式卻五花八門,例如:交響樂有完整交響樂團的編制,它即為音樂,但中國傳統的舞龍舞獅配樂只有節奏沒有旋律,也可稱為音樂,甚至在現在的美學觀中,噪音也是一種音樂,只是我們是否喜歡去耹聽,這牽涉到音樂的美學。

音樂的美學觀十分重要,例如接受過嚴格音樂訓練的工作者,在和音表現上,例如他們會避免將兩度的音放在一起,或注意四度的音該如何銜接等,這些都是巴哈時期的音樂創作規則,但現今已有許多人不再遵循,因此我們要談此主題前,要先拋開絕對的美學觀,去看待音樂所有可能呈現的形式。

接下來要先談及「音樂的機能」,這觀念可用於檢視--作曲、表演及欣賞,這三個機能也說明了音樂從無到有至最後留傳下來的過程。作曲者不見得會表演,表演者也不見得會作曲,同樣地欣賞者不見得會表演、作曲,這是西方音樂所定下的音樂機能三個階段。談及「數位」觀念時,就可從這三個角度去審視新的「數位元素」的概念。

在此此先談傳統的音樂元素包括哪些?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相當受過基本的音樂訓練,學校音樂課程中,都應教授過拍子、音階、八度等基本樂理常識。在西方音樂中,還包括各種音階模式、和聲、配器等,這些都是西方音樂作曲者在創作時會考慮到的。今天我們要提供另一個角度,讓創作者可能不必去顧慮這些樂理限制,例如音樂元素最基本的單位--音(tone),利用任何一項樂器均可產生tone,像Do、Re或降C等,這是古典音樂中的元素單位。但在數位的觀念中,就並非如此的想法。

在數位元素的觀念下,可將一段音樂當成一個單位,從前的作曲者是運用不同的聲音加以組合,若將其畫成圖像式,傳統的創作是五線譜上的某個音為其單位,但數位時代的創作元素不全然如此,它可能是一般樂器的演奏,若將其全部印成音譜,會變成厚厚的一疊,但它可能以其他單位出現,例如可能是某個音符,但此音符並非由一種樂器吹奏出來,而是很多樂器同時吹奏出的不同音所融合出的一個聲音,就是其單位。基本上,今天要談的,即為二者有何差異?以及在此狀況下對現代音樂創作的影響。

我先介紹何謂「數位」?數位(diqital)的起源與電腦科技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首先我們要瞭解Bit,Bit為一位數,此位數只有0與1的可能,任何數都可以Bit來表示,例如先設定共有四位數,那麼0可以表示成0000,1則可表示為0001,那麼2可表示為0010,以此類推…,若所有數子皆以Bit表示則須要非常多的位數,所以又有Byte定義的出現,所謂的Byte就是將固定的Bit視為一個單位,我們將8個Bit視為一個Byte,若如此就可減少位數,為的是方便計算處理。我們今天並非探討電腦如何運算,而是先簡單介絕Bit與Byte這兩個數位單位。從前的十進位法,在數位的領域中,均可用Bit和Byte來表示。

「數位」究竟與「音樂數位」有何關係?舉「數位錄音」來說,我們要談此前,先說明「類比」與「數位」的差異何在,以唱盤而論,唱針放在唱軌上時,經由唱針傳達電波,再至喇叭放大後震動空氣傳出,錄音時即儲存原音的波形(在空氣中傳達的模式),這就稱為「類比」的模式。因其刻在唱盤上或成為音波時,其電波形式以測波器加以觀察,呈現各種形式的平滑曲線,這是類比形式的波形。

我們為何要以「數位」來加以表現呢?可以數位觀念中極重要的「取樣」概念來解釋。若我們要儲存某個波形,是否能以數位的方式描述下此波形,我們用一圖形來說明。X軸代表時間,Y軸代表量,亦即振幅、頻率,即在一定的時間內,某音波其形狀為何,若能描述出此形狀,並將其數值儲存下來,並加以還原回去,這就是「數位」錄音的簡單概念。但要如何取樣呢?我們可找波形上的每個點,例如某點座標是(A,B),下個點為(C,D),這些無數的點即為徵積分中逼近的觀念,所以只要取某些點就能描述波形的話,則只要取這些點即可。因此「取樣」意謂著,串連一定數量的點所描述出的波形。

我以簡單的波形表示,原來類比的模式下,其波形呈現平滑的弧度,但經過數位化後,在取一定數量的點之下,描述出的波形可能呈現鋸齒狀,究竟鋸齒狀與原波形逼近與相似的程度為何,就要視所取的點而論,若取的點愈多,則愈逼近原波形,這是類似微積分的觀念。但究竟要取多少點才恰當,既然是要將音波視為數位的波形,則須考量人類可聽到多少頻率範圍的聲音,才決定該取多少點。我們先前提到人類可聽到的聲音是二十K赫司以內,所以依數學的看法,取樣的密度是其兩倍,即為四十K赫司。各位注意CD的規格,它是44.1K赫司,通常在專業錄音上,運用的是48K赫司,數字代表的意思是每一秒鐘在波形內取44.1K的單位的點所描述出的波形,如此就能精確的描述出原類比模式下的圖形,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在轉換成數位波形後,就已成為一組組的數字,而不再是音波。數字的長度則視聲音長度而定。若一秒鐘是44.1K赫司的取樣,則一秒鐘就有44.1×1024的單位(組)的數字。原來的音波既成為一組組數字後,就能加以儲存。若以電腦概念來說明,例如在PEⅡ中打好一篇文章後,可save至Disk中,通常是保存在軟式磁碟機中。儲存在Disk中絕非是A、B、C等字母,而是一組組的數字,文字既然可以數字方式儲存,同時地聲音亦可轉換成數字加以儲存。

運用此模式的好處在於儲存後可加以處理,一篇手寫的文章,更正時或許是用立可白塗掉,但若以電腦儲存,要刪去、插入或複製時都十分方便,處理完後再Print出來,還是一篇十分完整的文章。同樣地,聲音也可做相同的處理,除此好處外,還與聽覺學相關。以往所用LP(唱盤)或卡帶,其缺點是兩首歌曲中的空白段落,若開大聲音,則可清楚地聽到高頻率的嘶嘶聲,那是存於線路或帶子中的雜音,這種雜音會影響聆聽音樂的品質,雜音的源頭存在於材質的本身,tape的材質具有磁性,LP在刻時即使非常安靜也會有雜音存在,當然雜音比tape小,從前電台在播音時都是放唱盤,而不是放卡帶,因為卡帶輸出品質不堪在電台播放。

現今最常運用的數位錄音媒介即為CD,CD毫無磁帶的雜音,亦即灌錄時若在無聲的狀況下,收聽時不論音效開多大,都會呈現絕對的無聲。如果還是有雜音,就可能是存於放大機或喇叭本身的線路,因為聲音最後還是得透過空氣傳至我們耳中,所以經過Anolog一定會產生雜音,事實上在完全安靜的空間中,我們耳中還是會聽到雜音,這種誰音稱之為pink noise,為存在自然界空氣中的雜音。在製作及欣賞音樂的狀況下,我們希望聲音愈乾淨愈好,所以就會採取數位錄音的方式。

數位錄音的另一好處,就是提供一個很穩定的動態模式,聲音的表現剛提過包括聲音的高低和音量的大小,音量的大小在音樂上就稱為動態。材質要在必要的空間大小,亦即動態大小中,才能儲存各種音樂的表現。從前磁帶的動態範圍較小,唱片的較大,現在CD提供了一定動態的量去儲存任何形態的音樂,以上是數位錄音的簡單概念。數位錄音雖有許多優點,但仍無法完全取代類比錄音,因為數位錄音有源自於本身設計方式的缺點,數立錄音在將類比波形轉換成波形時,取多少點才能表現原來波形,是一項關鍵因素。有許多發燒友覺得CD的播放品質,亦即取樣點的頻率(密度),還不足以捕捉現實世界中聲音頻率的表現。有些人聽力較敏銳,他甚至可聽到超過20K赫司的聲音,雖然並非直接聽到,但是以影響聽音樂的感覺。

另外,CD使用的解析方式,亦即44.1K赫司是指,一秒鐘有44.1×1024的數據來表現波形。每個數據最大能容納多少量,比如可能是0,1,10,99987等,一定得有限度,否則如何規範每個數量的大小。每個單位的數字通常以16個Bit來表示,16個Bit有一定的限度,但在真實世界所聽到的聲音,其動態可能非常大,等我們聽sample時我再做解釋,在此先略過不談。

近二十年來,在音樂製作上有關科技的發展中,較重要的器具包括:合成器,亦即俗稱的電子琴。合成器最主要的概念,是利用電子零件振動產生聲音,電子零件在此稱之為oscillator(振盪器),振盪器可產生音波放大後播放於空氣中,讓我們聽到聲音。接下來還有電鋼琴、電子吹管等,而電子吹管全然不是真實的吹管,它僅是一個機器製成的管子,上面有接鍵可控制其音,對著它吹所吹出的聲音,並非是吹奏者所發出的,而是電子零件所產生的,不過同時仍能憑吹奏者力量的大小,來表現音樂的情感。此外,電吉他、貝斯,甚至電子小提琴等,都是近十年來影響流行音樂甚劇的電子樂器,這些均與合成器有密切的關係。

第二項重要的發展即為Midi,所謂Midi(Musical Iusterment Digital Interface)意指樂器數位的介面。介面可指中間地帶的媒介,器具或規範,亦即透過有形或無形物,去溝通兩方的世界。Midi究竟為何物,舉個例子來說,若有一台電子琴,按一鍵時並非是讓音鍵去捶打弦而產生聲音,在Midi樂器上所按的鍵,產生的是一數,例如C4這個音,在Midi規範中,若琴鍵有88或127鍵,中間有許多的C亦即Do這個音,我們就以C0,C1,C2…去加以區分,彈琴力度的大小、時間長短等,部分別有數值的記錄。所以若我按了Do一拍,就會產生一組數字,但你不會聽到,就只有機器的中央處理器才知道已輸入某個音。這種說明當然舉最簡單的例子,事實上一個音還包括許多其他數據。按鍵後產生的數據會傳訊至某處,可能在琴內,可能在琴外,琴外時則需靠Midi線來傳輸,傳輸的數據可告知發音單位發出C4的聲音。這和剛才所舉的電腦例子類似,在電腦營幕前,朝鍵盤按下A,事實上並非輸入A,而是按了一個鍵,鍵再告知機器內部,將A這個字印在銀幕上,並儲存在記憶體中,這種過程和電子音樂傳輸是相同的。

Midi有何好處呢?過去的人寫歌可能須在五線譜上畫出音符,寫完後若覺得不妥,還須重新塗改,但這還不是音樂,這僅是記錄,要讓它成為音樂,須由人演唱或用樂器演奏,所以過去的創作者在寫樂時,若非藉由樂器當場演奏記錄下的話,就得在他腦中有部琴,自己非常清楚要譜下的樂曲。現在創作者不須那麼麻煩,他可完全不用紙、筆,只要有台琴即可。這台琴不僅有鍵盤,還有電子發音的部分,另外有電腦可記錄所彈聲音的大小、次序等。創作者創作完畢後,還能立即回頭檢視自己的創作。若要修改,可直接以重新錄音的方式修改,也可一個音一個音修改,例如原為So Mi Mi,而誤錄為So Re Mi時,只須將Re改為Mi即可。

現今台灣的流行音樂幾乎都以Midi做成,所以編曲與作曲者,都是在家中以合作樂器編寫樂曲,然後儲存在電腦或磁片中,當要錄音時,就可從File中叫出,以電腦指揮發音體發聲,再於錄音室中將聲音記錄於帶中。但是,錄音帶中的聲音為何與實際樂器的發聲如此類似?因為我們現今所使用的音元,其音色的產生方式十分特別,能逼近真實的樂器,而不像我們既有觀念認為電子琴的模擬聲都很虛假。要如何才能逼近真實的樂器發聲?即可套用數位錄音的觀念--取樣方式。過去創作者像貝多芬寫完曲子後,須讓樂團正式演奏才能檢視曲子的效果,他須雇用一個樂團演奏者,照著譜演奏出來,這要耗用相當大的成本,但現今不必這麼麻煩,只要購買音元這項器具,裡面的音色就已預先取樣下各種樂器的發聲,使用時再輸出即可。

不過,數位錄音還是無法完全取代真實的樂器,除了錄音的品質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真的弦樂團中,是二十個人同拉一個部,例如二十把小提琴同拉一個音,但二十把小提琴因為調音的關係,每個人均有差距,這些差距反而會使琴聲更飽滿,這就是音響學中的合聲效果。如果每個人都拉Mi,還有演奏者身體的律動,不同的力道、觸感等音樂表現,不可能以取樣方式全部捕捉,捕捉或許可能,但問題是演奏表情眾多,若要花許多錢將每種表情預先設計好再儲存下來,等要用時還須決定要用何種表情,這樣會更麻煩,還不如找個人實際演奏較快些。雖然它還是無法取代真實樂器,但在一定的成本下,運用取樣替代還是能以假亂真,在流行音樂中就常使用這些假樂器,既是流行音樂,我們也不會要求太高。可是發燒友絕對不會選擇假的小提琴所演奏的CD,因為其聲音聽起來是很不人性化的表現方式。

數位錄音,Midi、合成器等,在現代音樂上,運用範圍十分廣泛,事實上許多非純粹流行音樂製作方面,也常用到這些樂器。舉例來說,我們常將音樂分為嚴肅音樂及非嚴肅音樂,嚴肅音樂包括像莫札特、貝多芬,或是某音樂學者所做的實驗音樂;非嚴肅音樂則是休閒時聽的,但爵士音樂如何界定呢?爵士音樂應屬非嚴肅音樂,可是卻能在國家音樂廳演奏,因為它有其嚴肅面刈在,亦即爵士的演奏品質、表現方式和音樂、作曲的內容,都受到極高的要求,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水準。新一代的科技並不侷限於流行音樂的範疇,像爵士樂也會運用到。

爵士樂發展到最後,出現Fluction這個樂派。Fluction稱為「融合音樂」,事實上它源於爵士音樂,爵士樂的精神是很注重樂曲節構、內容和表現的方式。當爵士樂用到許多新樂器,像電吉他、貝斯或合成樂器時,它即不再侷限於固定的拍子或合聲,即形成一種新的爵士樂風,稱之為「融合音樂」,可見得電子合成樂還是影響到許多層面的音樂。目前世界上許多從事音樂研究及理論者,都以此新的科技來從事創作與研究。

接下來更深入談的是,數位元素對新的創作者有何影響,我們以舞曲為例,台灣的舞曲包括撓舌歌、好斯舞曲、rap、電子舞曲等各種類型。在此先談我個人元素的看法,我認為元素就是我的螢幕,就如同一個調色板般,我可以用各種色彩畫它,可加入任何的顏色,若一個孩子從小就以這種方式創作音樂,將會完全脫離受過傳統音樂訓練的觀念,他不會在傳統的價值觀下創作,所以可能會創作出出人意表的作品,甚至其美學觀也會不同。

舉例而言,相信各位都聽過黑人的舞曲,可能有許多人並不習慣聽那樣的音樂,因為不習慣其美學,但是他從小就常聽,因此非常習慣。所以數位元素將導致音樂美學有極大的差異,甚至有許多人喜歡聽很大的噪音或很難聽的聲音,而不再喜歡聽很優美的弦樂或琴聲,這些都是數位元素帶來的影響。因此美學觀、元素單位及組合方式三方面的改變,造成作曲、表演及欣賞也隨之改變。作曲方面由於科技因素的影響,曲風將與以往不同,表演方面由於科技的提升,也不再被環境或音響效果等侷限,例如過去開演唱會,可能需要優良的收錄音方式,但是今天在一定的空間內可輕易的利用極少成本,接妥各類放大器及樂器,甚至單獨一個人運用合成器就可取代二、三十人的弦樂組。像我本身不會打爵士鼓,但在我編的曲中一定會有爵士鼓,我就是利用合成器中以假亂真的鼓聲,再稍微研究一下鼓手的打鼓方式,我就可以取鼓手的地位,因此在我的樂團中就不須要鼓手了。

在欣賞層面由於已習慣聽CD,因此愈來愈適應數位的聽質感受,目前我們是以CD來保存聲音,未來會以此作為基礎繼續發展。CD不僅可收聲音,還可收影像,事實上在今年下半年,會出產一種新的CD規格,可將目前LD的規格內容全收納在一張CD內,這項發明對媒體影響極大,甚至日本有項最新留存音樂的媒體,就是如拇指般大小的IC,在這個IC內即可收錄一張CD的音樂,日後可能不須用CD player或隨身聽,只要隨身攜帶一個小機器,再加上一枚拇指般大小的IC即可,這種轉變對音樂的創作與行銷都有深遠的影響。

以上所談的,大致是科技發展對於音樂三個層面的影響,其中有些屬於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就省略不提,以免各位無法理解。我先談到這裡為止,接下來會播放音樂Sample,一面講解剛才所談的內容,如果各位有問題請踴躍提出。

今天我所帶的機器稱為DAT,D是Digital,A是Audio,T是tape,意指將聲音以數位模式儲存在帶子中,它取樣的密度與CD相同,甚至還可更高。今天這台DAT有個表頭,可顯現其播放音量,這牽涉到剛剛所談的動態觀念,表面最上方的單位是0db,下一格為-0.5db,接下來是-1db,最下是-60db,在從前數位錄音的環境下,古典音樂表現的動態較大,所以待會兒播放的古典音樂一開始可能在-20db左右,到最大聲時,才會升至0db的位置、動態範圍相當大。但現代新的錄音觀念是任何音樂都要升至最頂端,其原因為何?因為現代的流行樂都會在電台播放,若A公司的CD播放時很大聲,而B公司的CD就希望不落人後。但是音樂並非灌錄時錄得很大聲,就表示這首音樂的動態變小了,動態空間愈大音樂的表現就愈佳,因此希望錄得大聲且動態空間又大,這是兩難的狀況。

剛才我一直沒提到錄音工程方面的問題,錄音工程也因數位的產生而有許多新觀念應運而生,我們這行常說錄音技術可稱得上是一項藝術,如何將一場精彩的演出完美呈現與保留,是一項藝術工作。現今已能將音樂錄得很大聲且又能表現其動態,這就靠一些欺騙的技倆,例如有些聲音其實並不大,但可藉助其頻率來彌補。因為任何樂器或聲響都有其範圍,像說話中ㄗㄘㄙ子音的頻率,通常在4K赫司左右,所以錄音時若人咬字不清,可在4K頻率處稍往上提,如加1db或3db等,亦即我們可在後置作業上來增強。

所以我們待會兒可明白的看到現代音樂都是升至0db的頂點,但仍可聽到其動態範圍。而舊的錄音像錄在唱盤中,而後又轉錄於CD中的音樂,通常指針會在表中上下移動,但有許多唱片公司將唱盤中的音樂不單純轉換成CD模式,而是在轉換過程中予以重新處理,讓音量能夠升至頂點,這項手續稱為Mastering。若各位購置西洋CD時,一定可看到外國Mastering的工作是專人負責,稱之為Mastering engineer,國內有些也會刊出,稱之為「母帶處理」。舊的音樂經過母帶處理後聽起來十分悅耳,不懂音量可至頂點且動庀感十足。古典音樂幾乎都是大動態,所以一開始都會很小聲,一些聽眾開始聽時就會開得很大聲,等到音樂高潮加儂炮加入時,喇叭很可能因此損壞。等一下我播放的流行音樂Sample中,也有用到古典樂器,例如麥可傑克遜在「history」中有一段是交響樂的演奏,由於它必須配合流行樂的處理,因此交響樂的部分也往上提,以配合其他新的數位音元,稍後我再說明。

首先我要播放的是板一龍一「 本 」這首舞曲,我播放兩個版本,其實是同一版本,只是收錄在兩張不同的CD中。第一個版本是1990年版,是以anolog方式製作,它的表會在中間上下移動,偶爾會升至頂點。第二個版本是1993年版,它已重新mastering,所以一開始表就會升至頂點,且聲音比第一版更清晰。

(音樂聲…)這首樂曲中大鼓、小鼓在中間,通常大、小鼓是表現節奏最根本的樂器,因此多放在中央。而左右邊一般會放hi-hat和,通常是指搖晃後發出嘶嘶嘶聲響的樂器。剛才這首曲子的表皆在-12db左右徘徊,而Marstering後的下一首版本,表會向上提升,除了聽起來較大聲外,也會比較飽合、緊湊。在錄音中最重要、神奇的手法稱為Conperation,因為樂聲的動力皆在動態中,所以動態處理後即可改變其音樂動力,但音樂動態彼此間又有許多關係,接下來第三個版本我們可清楚看出表會升至較高的地方,聽起來也有明顯的差距。

(音樂聲…)以數位錄音的優點是聲音很乾淨,高頻很細,但是音較冷,解析度呈現顆粒感而非一個正,可是類比錄音的聲音就很溫暖,但高頻卻令人感覺不真實,較不清楚,事實上類比錄音的聲音,是我們一般的聽覺的感受到的聲音。接下來我們聽柴可夫斯基序曲「1812」的前段和後段部分,前段表會在-30db處上下移動,後段加儂炮發出後表直接升至頂點,這是「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錄音版,另外我又錄了1964年費城交響樂團的錄音,總長是16分54秒,我曾聽過長20分鐘的版本,由於指揮不同,造成相同的曲呈現不同的長度,第二個版本是1964年以anolog方式收錄的,其特色是前段並不以一般的弦樂來表現,而是一個大合唱體,其動態表現更為出色、動人。當然此版本是類比時代收錄的,因此雜音也較大。

(音樂聲…)第一個版本錄音時約在1978年,當時就以數位方式錄音,算是很先進的錄音方式。指揮十分重要,他可將一個樂團從這個動態指揮至另一個動態上。接下來聽的是第二個版本,其中聽到的沙沙聲,是帶子在anolog收音方式下自然產生的雜音。通常收錄古典音樂時都是以單一麥克風或二至三個麥克風,所以我們可聽到其左右不同的聲音,例如現在男低音在左邊,這個版本目前在市面上有售。

接下來是播放麥可傑克遜的作品,第一個是「比利金」和「Scream」,這些雖然是類比錄音,但我是從「history」拷貝下來的,所以已經過「mastering」,因此表一開始就會升至頂點。美國錄音都喜歡讓音樂呈現厚重、實在的感覺,前奏雖只有鼓聲,但表已升至頂點。(音樂聲…)

下一首是「history」中的主打歌「scream」,使用的樂器就更電子化了,聲音感覺有點兒扁。我們聽了麥可這些曲後,發現他貫用的手法,就是一開始運用敲擊樂器,引導聽眾進入他的音樂世界,然後最主要的大、小鼓猛然出現,讓人不禁嚇一大跳,所以在舞廳播放時,頗具震憾力,因為其低頻相當厚重,而音量又頂至最高,在電台播放時,和國語歌曲給人感受迴然不同,國語歌曲聽起來較沒有力度,這也是音樂Mastring後最大的不同。通常電視是只有一個喇叭的Mono聲,而非stereo兩個喇叭的立體聲,因此MTV在錄音時都會檢測在Mono的狀況下聽起來是否相同,台灣這方面觀念尚待加強或是檢測不完全,MTV在電視播時,聲音感到很悶或很小聲。但國外的MTV在電視上品質就很不錯,這是手法上造成的差距,台灣使用的音樂器材絕不亞於國外,但作法還須再加強。

接下來播放的是3D的錄音,如果閉起眼睛在喇叭前聽,真的可感受到音樂中所模擬的空間。例如可感受到身後的救火車繞一圈駛至前方,以及直昇機在空中盤旋等。現在先放的是史汀在1991或92年「so cash」的第一首歌,雖然做得並不誇張,但仍可聽出3D的效果。各位可聽到左邊有一把古典吉他,它擺放在最前面,使整個音樂層次區隔得很明顯,各位可閉起眼睛聆聽會較易分辨。

(音樂聲…)下一首播放的是「on fenative」的音樂,其中一定有鼓、貝斯、吉他等樂器,其他的則全無,但是這三種樂器錄音時都讓它呈現得張大聲,剛才史汀十分具有人文氣質,所以音樂呈現較重質感,而「on fenative」較重能量。由於電腦技術的發展,現今已能將數位聲音放入電腦中加以處理,因此可做任何運算,像剛剛聽到很大空間的音樂感受,是利用電腦模擬出那種空間效果,而非真實在如此大的空間裡錄音,另外像回聲等效果,也都是用電腦去製作。

接下來播放的是「小紅莓」最近的主打歌「salvation」,雖然它的動態介於-6db到0db之間,但還是明顯的可聽到鼓聲。再接下來的是英國「osess」的曲子,他們音樂聽起來更吵,表幾乎升至頂端後就維持不動的狀態,他們團的作品一貫就是這麼吵的風格,演奏時電吉他的放大機一定放的很大聲,幾乎聽不到他們所彈何物,因此混音後呈現如此大的音量。這首曲子的動態約在0db至-2db間,亦即二個db可表現它整首音樂,這點十分厲害,而且歌唱的旋律也十分清楚,但他如何做到,這就是商業秘密了。因為在錄音世界裡,Mastering用何技巧、器材、作法,都是很專門的技術,並不適合公開。

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