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鐵男說:在這次展覽中比較跟中國文化有關的設計,可以看出張永和還是設計四合院,對庭院的處理和傳統不一樣...
 

「亞洲建築之創新」大會總評介

講者:季鐵男

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碩士,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季鐵男工作所負責人。主要建築設計有:「公元2001年的風格」/1995;「九九峰藝術村」/1996等。藝術創作有:「台灣空間寫實十論」/1995;「行走地平」/1997等。

時間:199611/17 (日) PM7:30

全文:

Asian Trio 結成宣佈

在這次大會中,我結識了來自新加坡,以及大陸成長但主要在美國任教的兩位建築師,我們三人對於建築以及亞洲具中國文化背景等地區的建築發展,有著共同的看法。原則上我們會組成一個團隊,藉此連結亞洲各地及西方的建築界,盡力促成相關活動,也希望凝聚一個真正的理想。我們近期的計畫是,明年在美國萊斯大學舉辦一個類似亞洲地區建築的研討會,也可能在香港或北京進行三人的workshop,帶領香港大學或北京清華大學的學生進行建築研討與創作;後年應會在英國舉辦展覽。另有出版書籍的計畫,大陸或台灣皆可能發行。

再過兩、三個禮拜,他們兩位會將較好的作品寄來,而後再比較仔細地討論我們三人的作品,或許可以從中找出將來想要發展的方向。亞洲地區中,日本因為發展較為先進之故,一直握有主要的發言權及影響力,但亞洲地區最多的其實是比較具有中國文化背景的民族,藉著《Asian Trio》此一活動組織,希望能真正對世界發出新的聲音,提出屬於我們自身文化背景的想法,也許會與日本、西方的想法不太一樣,而有新的發展。

「亞洲建築之創新」大會介紹

 •大會在大阪舉行,會場是大阪市市政府,一個歷史建築。〔1〕

 •這是我與一位韓國建築師主講的場次。這位韓國建築師是金壽根的徒弟,金受根曾主持一個名為「空間」的團體,在金壽根去世之後,由他接續主持一段時間,後來自組事務所。

 •這位是我主講場次的評論員,我與他其實早在兩、三年前便已認識,在日本建築界也是一位很有趣的建築師,我們觀念相近,討論事先就彼此了解。大會的作法很有組織,安排的評論員常與主講者相識,所以實際上他們很了解我們的想法,藉此似乎更能掌握我們的想法,進而吸收。

此次大會的主導人物,他對亞洲建築的看法主導了整個大會的規劃方向以及參與建築家的擇選。事實上在日本真正研究亞洲建築新發展的,即是此人。〔4〕

• 大會的展出架子,是特別請一位知名的結構工程師所設計的,將傳統的竹子彎折之後,藉用它的彎力張開塑膠布,是很有趣的設計。整個大會還有一個有趣之處,主導這個大會的是位結構工程師,而非建築師。也就是說,他們的結構工程師和建築師彼此合作密切,結構工程師在其工作領域內也有非常創造性的發揮,不只是一個會算結構的人而已,所以在建築領域中同樣具有影響力。〔5〕

•大陸建築師張永和的作品,是此次大會展覽中,較與中國文化有關的設計。作品是一座四合院,但其中對於平面的處理方式,與傳統不太一樣。在這個例子中,他把庭院轉變成較為狹長的空間。

位於北京的書店設計,書店內的書架一側有腳踏車的輪子,用意在於,把腳踏車,這個流行於大陸的工具,轉化為書店內的使用功能。

他所設計的旅館,旅館的佔地面積很大,整個基地分為多塊空地,每一塊空地的平面配置以中國字的圖案構成,並合組為最後的平面,大概是藉此延續他所謂的中國文化傳承,一種在建築上的傳承。

•香港建築師許李嚴的作品,可以明顯看出,所謂的文化傳統並不在他的設計考量中。他認為城市的現狀最重要,所以他的建築設計都是以城市中人的流動為發展基礎。以這個體育設施的設計為例,屋頂的形狀以及開口的位置,基本上都與運動的方向、人的流動方向有關,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機能主義的講求。在其中,你很難看到任何文化的象徵,因為對他而言那是非常不重要的事。

•上海設計院總工程師的作品,是最近剛落成的新建築--上海博物館。他認為建築應該反映中國文化,比方在這個案子中「天圓地方」的設計,建築基面為方形,頂端作圓形裝飾,以此說明中國的宇宙觀,作為反映中國文化的表現。

•設計大會展示架的結構工程師,和展示架的草圖。他實際上利用過許多類似的方式建構大型空間,體積龐大的建物也可如樣架撐。〔11〕

•這是來自印度的結構工程師的作品,在美國受教育,主要專長是薄殼建築的設計,在印度或亞洲地區來講,算是創新的地方。

•日本建築師高橋光一最新的設計,特殊之處在於屋頂的雙層薄膜構造,不同於一般的單層薄膜構造。雙層的功能在於隔熱、空調,在採光上也有特殊的效果。

•新加坡建築師陳家毅的設計。他的作品曾刊登於A+U和ar等建築雜誌,就學AA建築學院期間曾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學會學生競圖獎項,是第一位得獎的亞洲人,在當時頗為轟動。

•韓國建築師承孝向的作品,他特別推崇「貧窮美學」,設計的路線較純粹、內斂而避免誇張。

•許李嚴之外,另外兩位年輕的香港建築師,香港大學畢業,沒有留學經驗,純粹在香港當地工作,案源多來自大陸。

•印尼巴里的建築師,她將巴里當地的鄉土、傳統建物轉化為現代化、新置的建築,諸如此類。

•曼谷的建築師,也是曼谷市的副市長,在曼谷擁有全泰國最大的事務所。她的演講內容裡並未特別交代設計理念,大體是結合轉化傳統的建築形式之類。

•來自菲律賓的結構工程師,強調複合式的設計,所以他會將幾種結構模式結合成為新的形式。

•這是一位日本建築師的設計,大阪當地最新的巨蛋。特別之處在於它並非平擺於地面,仔細看會發現巨蛋與土地的關係有點傾斜,角度約為五度左右。他的概念是將整個大阪灣視為一個巨大的蛋,基地的位置正好跟軸線差距五度。此構造的困難處在於設計時很多結構的支撐部位都是垂直的,然後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特殊作法,這是此次日本人特別想要向大家展示的成就。〔20〕

「亞洲建築之創新」會後延伸思考

亞洲現代建築文化認同的分析

由於亞洲地區國家都曾經是他國的殖民地,因此明顯地受到幾個文化系統的影響:印度、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基本上受英國影響;蒙古受歐洲、中國的影響;越南受法國的影響;中國和台灣較受到美國的影響;而台灣又與韓國相似,較受日本影響。所以,幾乎每個國家都不能避免強勢文化的影響。

以蒙古為例,與歐洲的淵源及關係很深,尤以東歐為甚,建築顯現明顯的歐式風格;又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而保有許多類似廟宇的建築;當然,在趨勢的帶領下,現代建築也開始起步與發展中。但是,多元文化影響的外在面貌下,內質其實是特殊的遊牧民族文化背景,真正的生活場域是在蒙古包裡,所以是非常奇特的組合。他們並無明確的發展方向,共產制度剛剛瓦解,新興的私人建築師事務所開始出現,但究竟要如何做?還是未知數,能明顯看出的只是,他們認為遊牧式生活型態是落後的,必須脫離並致力於都市化,走向現代城市的發展。

但是以我的觀念而言,卻覺得蒙古遊牧的生活方式,實在太棒了,因為可能將來真正城市的發展,便是類似於此種模式,也就是一種遊牧民族的生存狀態。這點我在大會發表的論文中也曾提及。

印度方面,由於留學國外的建築師帶進新的建築技術,而出現新的象徵主義;印尼便在這種新的象徵主義影響下進行傳統茅草屋的轉化。此一建築觀念在這些地區非常普遍。同時,非常鄉土主張的建築在亞洲仍然存在,而且為數可觀,如大陸、泰國等地。此外,則是功能性的強調,如香港、日本等地種種西式外觀、實用主義的工具性大樓。

亞洲地區的建築基本上是這些要素的組成。可以明顯看出,其中並無真正的文化反映,雖然大家有著這樣的企圖與共識,但是目前還無法實現,頂多只是一種象徵主義的替代手法,藉以重塑過去的文化,但是無法觸及當代以及未來指標意義的文化內涵。亞洲地區需要具備文化特色的表現,這是將來亞洲建築一定會走的方向。

台灣文化的認同情結

在所有的國家中,只有台灣是好幾種文化的結合,兼具美國、中國、日本三者的影響,也許還有英國及一些較不明顯的影響,是頗為複雜的組合。此次大會結束後,日本方面邀請我在SD雜誌發表相關評論,分析李祖原發展中國路線的原因。他們覺得具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國家,文化狀態都很複雜,而每個國家的情況都不同,不知道為什麼台灣的建築師李祖原,特別喜歡使用中國文化的素材。我不太知道該採取什麼立場,如果從台灣人的角度來講,這種中國文化路線的選擇,是很自然的現象,只是或許不易被日本或其他國家理解。我的分析是,就是因為台灣目前的文化組成特別複雜,選擇性特別多樣與自由,反而讓人產生某種不安定感甚至壓迫感,轉化為亟欲確定的衝動。李祖原想要選擇一個文化認同對象的企圖,則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以台灣目前的現狀,本地建築師或許需要建立再進一步的認同,也就是體認台灣當今的現況與複雜的事實。李祖原的選擇並非不對,因為這可能是現狀下一個被迫的選擇,或不得不然的現實之一。只是台灣應有其他的選擇,這是很微妙的一點。在此次大會中,李祖原是個特殊的例子,因為所有的建築師作品,都很明顯地與當地有關,只有李祖原作為台灣出身的建築師,作品卻與大陸人很像,實際上也很有可能是大陸人受他影響,模仿他的作法,這同時也反映出大陸與台灣之間非常複雜的關係,這種關係或許很難被其他國家理解。

台灣在國際中所扮演的角色

以我在大會中的體驗,台灣目前的狀況可說完全沒有角色,沒有很明顯的文化特徵,所以大會的討論,少有台灣的論及。要講中國文化,自然以中國為代表;談較發達的都市,為香港、新加坡;一些真正鄉土、民族色彩強烈的則為泰國、蒙古等。台灣在上述議題中都缺乏討論位置。

但是若從台灣的角度談台灣,我會覺得這反而是一個特點,台灣其實本質上沒有主體性,也無須建立什麼主體性,台灣本來就是複合的狀態,而此複合狀態也很可能就是整個亞洲地區的寫照,因為所有國家都曾被殖民過,文化內容上都不那麼純粹,包括日本在內,日本在設計上其實看得出模仿、抄襲的成份,只是抄襲到一個程度之後,似乎就變成某種日本特色。可以說亞洲地區沒有一個國家具有真正獨立的文化體。那麼,我們今天要找尋文化認同時,從此一個角度來看,就不可能得出一個純粹的結果。這點不同於歐洲,他們的文化發展比較是建立在自主的主軸與系統上,甚至美國的文化也還可能尋得源頭,是屬於較自主獨立的發展。

前瞻亞洲未來新建築模式

在目前狀況下,所有我們在建築上、設計上基於文化認同而成立的手法及方法,都可以放棄到一個程度,因為那是過去的方式。新的問題是我們今天的文化是複合的狀況,文化認同也可能必須透過複合的方法進行。舊式的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到以象徵主義、文字、物件轉化為建築造型等例子,或是重建老房子以發展新造型,這些都是利用過去的文化遺產以為轉移,實際上,過去的文化內容已無法承載此時此地,純粹、直接的鄉土轉化方法面對眼前的文化狀況也顯得匱乏。

所以,大會中提出的各種手法或許都非有效,也許還有別的方法,別的方法會是如何呢?大會總結者村沖生特別提出,原本預望的亞洲新建築或某個地區的新建築模式,大抵上並未在此大會中看到,於是他嘗試提出新建築模式的可能性。

所謂新建築模式的基本方向必須是複合模式,並且在非正式的方式下進行,創造建築新形態。而目前台灣的複合文化特質,或許正適合此一新模式的發展,在台灣各式各樣非正統且複雜事物的組合方式,以及思維模式的基礎上,演變為新的未來走向,這是我在大會之後的感想。當然,不必然非得如此,不過此一新模式指引著種種有趣的可能,這些有趣的可能若未經嘗試將永遠不得實現。

結語

基本上,大會中的所見只是各種過時的作法,佐證現況的必須改變。因為時間短促,討論的內容難免空泛,對於參與的建築師而言,其實是因為大會的舉辦才開始思考此一問題,很難有深入見地的提出。不過,「亞洲建築之創新」如此一個主題,實際上已有啟發的效果,也在這樣的討論裡,得以匯聚亞洲各地建築師的作品,整理並模畫出亞洲新建築的共識與可能性。

另一有趣的影響是,如大陸、泰國、蒙古、越南等,在某種客觀標準下,稍顯落後的國家,會突然發現原來其他國家的建築設計與本國及自身有著明顯的差距,而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在此大會裡,可以明顯察覺某些地區的建築觀念對某些地區所造成的衝擊。建築觀念的直接接觸與對話是此次大會的另一重意義。

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