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鳴說:大量的現象學的美學家,或是存在主義的美學家,將他的身體形象分為三類:現象學家、心理學家、後結構理論家...
 

三類身體及近身空間場

講者:黃海鳴

巴黎第八大學美學博士,現為台北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專任副教授。造形藝術評論家,並擔任多項展覽策劃人。

時間:1996/05/14 PM7:30

全文:

前言

身體總是被一個有形或無形小空間泡所包含,而此空間泡又被另一個空間泡所包含…..,人的身體只有一個,但它的形象則非常多,並且組織在身體四周的場也非常多樣,它與身體如影相隨,不可分割,且多少獨立於公共的物理、社會空間。為方便暫時分開,然後再合併來談。在我們的「連續體」觀念中是不許長期分開來談的。今天我們來談談三類的身體形象及近身空間泡。必須先區分:
1.文化集體潛意識所塑造的及強化的身體形象。
2.個別差異的身體形象。
我認為在今日,界限逐漸模糊的時候,也不能完全分開來談,我們用不同組合類型的變化「連續體」的觀念來聯繫此二範疇。自然我們談的身體會觸及「在權力網絡中被塑造的身體形象」以及用「另類身體來對抗威權紀律訓練學」等的觀念。但我們暫時孤立地談多重的身體形象及簡單個體生理空間,在下一次《場及重疊場的可能性》中再發揮身體與複雜社會及權力的關係。

身體形象

身體形象之呈現的主客觀條件

何謂空間泡?我先簡單解釋一下,比如我很害羞,當有人靠近時,就開始臉紅。這顯然是在我的四周有一個安全距離,別人接近安全距離,就會對我造成威脅。這個在我外圍看不見的一層包裹,即是空間泡。又如天氣很冷,你穿上一件衣服,這件衣服在你的身體外面形成溫暖的空氣層,將你保護起來,這件衣服也算空間泡的一種。因為衣服在此形成一個絕緣,以你為中心搭蓋起一個小小帳棚,把外在的空氣隔開,裡面的空氣因為流動比較緩慢,所以不會吸收身體太多熱量,成為一個保護層。空間泡也可以是另一種形式,比如我現在在這裡演講,和每一個人似乎都在同一空間,可是你突然想到其他的事情或是不想聽,於是帶起隨身聽,享受自己的音樂空間,這時你就被另一個空間泡所隔離。

至於何謂「身體形象」?我們通常會把身體形象看得很簡單。例如我們常說身體形象就是外在所觀,其實身體形象可以分成很多層次。例如從外觀看,透過機器來看,或是從裡面來看,可能身體形象根本不是人真實的模樣,也不是自我內視所可掌握的,而是透過大量的機器如電視、攝影機或是各種複製的機器所產生的影像,然後將之組合,也叫做身體形象。這三者的差距非常大,先以此為開場白。

身體和空間泡基本上不可分割。我剛才提過,空間泡是隨身包裹的一個「場」,這個場可大可小,為什麼呢?例如我最近參加台北市美術館的抗爭活動,於是我的空間場變大,因為我的身體參加一個具有特殊媒體效應的空間。我們在那裡打打殺殺,訊息馬上自媒體迅速傳出,外界又有各種風聲傳入,所以空間場域擴大。這與我剛從法國回來的情況完全不同,因為剛回國時,我還有點迷迷糊糊,不能適應台灣的天氣、語言,每天在家抱狗、看電視,空間顯得很小。十幾年前剛到法國的情況也是類似,一個人住在閣樓裡,平常難得遇見鄰居,打開窗只見巴黎各家的屋頂,沒有電話,沒有學校可念,什麼關係都沒有,存在空間非常小,小到幾乎只有我的房間,甚至小於我的房間,因為我在裡面都不想動,所以空間可能只及我的身體而已。這表示一個身體隨著他和別人的關係網路,隨著他對外界的吸收、反應、效用、影響外界社會的程度而改變空間場的大小,而且色彩也隨之改變。

再引用之前的例子,如果我在美術館的戰爭中得勝,空間自然變大,而如果我參與一個大型的社會事件,卻是被攻擊的箭靶,空間雖然看似很大,卻是個威脅空間。空間的色彩也因情況不同而互異。如一個人談戀愛,他的空間會縮小,因為可能他和外界的關連會降低,但顏色不會是晦暗的,因為他和女朋友之間很快樂,自然形成一個小但是幸福的空間。所以空間的大小與顏色不必然有相應關係。再進一步,空間基本上先是身體出現,然後衍生近身空間及更遠的空間。例如將我們的身體放在一個家庭裡,家庭是較小型的空間泡,這個空間泡又可包含於一個里或一個小社區,以此類推一個鎮、一個國家。基本上,空間泡很少只有一層的,除非你的生活太簡單。假如你對社會的影響力很大,有各種不同的生活空間,自然繁衍多重。

身體形象與空間泡也具有民族性、種族或文化的差異。例如中國空間泡,依據大家所熟知的觀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人的感情是先愛自己的家人,然後近親、遠親漸次推展;而在西方,從小即教育小孩獨立,認為小孩依賴家庭是不好的習慣,他們的空間泡則不同於中國的層層推及,而是與外人的直接接觸,自身之外可以立即連結遠處。

談到身體與空間泡無可避免權力關係。例如我處於此地,身旁有人,當我與他關係良善時,他會幫助我。這時作為這個空間泡的主人,狀態就很舒服,空間泡也不會崩潰;相反地,如果他的態度凶惡,我可能就做不了這個空間泡的主人,甚至反過來附屬於他。又如我現在演講,你們專心聽,我便成為這個處境的主人;情況反轉時,你們或是不想聽,或是提出質疑,這時的空間泡就逆轉了,我不再是處境的主人。以後我還會詳細討論,今天先就身體本身與身體附近的或個人心理學的空間泡來談。

身體的形象,除了它的多種形象外,首先必須瞭解身體形象是如何產生。通常我們少考慮這個問題。當你睡覺時,身體幾乎消失,但不是完全消失,因為即使睡夢中,你不慎跌落,還是會嚇一跳,表示你的身體沒有完全消失。又如你現在看見某人的身體,一旦移動視線,就視覺的層面而言,它就消失了。基本上,身體存在的前提是,眼見、感覺或體察,牽涉到我是否注意這個身體,我是否用適當的感覺去感受這個身體,都會對身體的呈現與非呈現,或以何種方式呈現有關。

身體形象的分類

身體:外觀的、生物學、解剖學的身體

接著要講身體形象的分類。通常所謂的物理學、生物學、解剖學的身體比較簡單,因為我們立即可以看得到這個寫實的身體,我們可以從外面看,也可以打開來看,或用X光看,用客觀的儀器測量等,基本上都是外觀的,我將之劃歸為第一類。剛才提到不同的文化對身體的認知與強調的方向不同。在西方,藝術家常要接受解剖學的訓練,而西方的醫學常動不動就開刀,基本上比較接近生物學、解剖學的認知。當然他們也有其他的認知面向,只是這個面相特別被強調。相反地,中國人看待身體的方式不著重於此,當有疾病時,我們常使用把脈的方式,基本上是把身體當作一個小宇宙,按照大、小宇宙的反射區找其脈徑。與西方明顯不同。

感覺的身體:主觀的、內視的、(個人/集體)潛意識的身體形象

第二類是感覺的肉體。身體與肉體不同。何謂肉體?這裡絕對需要以第一人稱的身體去感覺。例如我現在在這裡,身旁有燈光照設,感覺有點熱,又有很多人看著我,好像對我的演講期望很高,於是我感覺很緊張,有點口乾舌燥,這都是我第一人稱感覺的身體。或是在某個狀態下,突然感覺身體不見了。例如當我牙痛的不得了時,幾乎忘記腳的存在,只感到頭在發脹、牙在痛,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牙齒,以致造成身體幾乎消失的感覺。

梅洛龐帝(Merleav-Ponty)是現象學很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寫過一本書叫做「感覺的現象學」,曾提到身體的形象,他說:身體基本上就是一個場,或說身體就像一個劇場,一個把燈關掉的劇場。這是什麼意思呢?假設現在我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它就幾乎不存在,於是身體成了一個看不見的背景。如果我睡著了,有人在我手上捏了一把,因為有刺激,以至於在被捏的地方就成像了,就像在一幅畫的背景中加上幾筆,它們就從背景中浮現。再稍加解釋,梅洛龐帝曾說:在我們穿鞋時,其實根本不看腳,而是在套上鞋時,腳與鞋子接觸的剎那,腳的形狀才在腦中呈現。他又說,當你雙手支撐桌面時,用心理、觸覺的第三隻眼睛來看身體時,可能手很大,而腰部、腳部很小、很模糊,因為你的手部用力,用力就有形狀產生。或是從觸覺轉換為視覺,這時的形象就像會像掃把星一樣,前大後小。這常常能夠解釋有些圖畫中人物的頭為何不見了?

這些我們待會可以從培根的畫來看,培根曾說,他每天早晨醒來時,都會非常驚訝自己還活著。有些人的時間、空間觀是瞬間的,他不具有記憶,必須不斷感覺自己的是否存在。小孩與原始人身上常見這種現象。例如對一個小孩而言,把物品藏起來,等同不見了。如果媽媽走開一會兒,就會受不了,因為他看不見就如同媽媽消失。所以小時與媽媽關係不好的人,特別愛玩一種遊戲,就是把東西藏起來,然後再找出來。或是喜歡聽水管內流動的聲音,因為他特別注意東西消失後如何再找回的經驗。培根是一個非常重視當下感覺的人,對於存在與否完全依感覺而定,以至於睡著如同死亡,睡醒才又復生。普通人極難想像,但對強烈渴望當下感覺的人,真實確是如此。這可以用來強調我剛才所說的,身體形象對一個人而言,不是確實存在的。何處苦痛,便是存在所在。例如我今天有強烈的感覺,開懷或悲憤,即有充分的存在感;如果今天毫無刺激,即昏昏沈沈恍如行屍走肉。有些人內視能力很好,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或感覺哪塊肌肉顫動。練習氣功與打坐的人,可能對身體內視的能力更清楚。

另外,還有所謂潛意識的身體。我們比較難瞭解,因為無法以當下意識檢驗。待會有更多的例子,培根的身上特別多。因為培根小時候與媽媽關係不好,所以在他的畫中,常會有一些形象不斷浮現。例如脫皮的人,而且是皮開肉綻或是有黑洞的身體等等,有些人有疾病妄想症,對於疾病特別恐懼,常覺得身體的某個部位有腫瘤,所以畫身體時會出現一些病徵、黑洞的描模。或是小時候與媽媽關係不好,而有被虐待狂,畫面因而會出現撥了皮的屍體,外面再用毛皮包裹,或是袋狀般的身體,同時有黏稠液體的流出。心理學家說,這些人成長過程中,親子關係不好的經驗,使得做為主體的身體外圍的包膜不夠堅固,內在便會洩漏,所以身體形象除外觀的部份外,還有用自己意識檢驗觀察的身體。由於親子關係的挫折,長大後便常常投射所謂潛意識的身體形象。這部份是很重要的。

超主體的擬像:高科技、多媒體組合、延伸的虛擬身體形象。(超主體的擬像)

第三種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因為台灣現在的影像非常發達,很多人都玩電動玩具、電腦。這種稱為超主體性擬像。其實潛意識的形象,多多少少有些超主體的性質,不是主體所能控制。例如我們可以拍一張瑪麗蓮夢露的巨照,製成版畫,而且經過攝影的套色,將之分色錯置,這時就產生與原像極不相同的形象。現在的技術更發達,製造一個形象已不需要模子才能改造,而是直接用電腦虛擬影像,甚至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創造成全新的面貌,不再是某個現成人物的複製,而是在設定條件上,一個合成虛擬人物的創造。

這三類身體基本上可以並行討論。例如我們看過的許多科幻電影中,有個東西叫做時空轉換器,可以將人送到不同的時空中,可以在某個空間中製造出某個人,也可以製造出和主體無關的另外的一個場;它也可以成為一部機器,只要放進適當的條件,便隨時可以產生各種人。又如電影中常提到的生化人,可以安裝各種機器,擴張自己的能力,其實這樣的例子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你們戴的手錶、眼鏡或彈性非常好的鞋子,或是有些人身上安裝的人造器官,某種程度都可納入生化人的範圍。增添某種配備後,人可以擴大之前的能力或拉長溝通距離,這都是因為科技的改變而讓身體形象更趨複雜。

兩個重要的模型

光暈與海洋經驗

海洋經驗

剛才談到兒童、嬰孩的潛意識經驗特別多,這是所謂的「海洋經驗」。何謂海洋經驗?這可從在母體中的經驗,一直談到宗教出神狀態。我先仔細描述前者。一個長成的人基本上與環境是脫離的,他的身體分為內與外,外面是個危險環境;然而當一個嬰孩處於母體時,因為他的意識仍不十分發達,大概只能感受浮晃於媽媽的羊水裡,羊水或肚子給他溫暖而適切的壓力,整體形成一種循環環境,當然他不可能意會,因為他的身體與包裹的液體已合而為一,這種經驗就是所謂的海洋經驗。再更仔細地說明是,海洋經驗裡沒有所謂的矛盾,所有的東西在此混沌融合,是所有矛盾產生之前的狀態。據說在嬰孩時期還能維持,長大後不是馬上消失,就是以另一種替代方式延續。因為嬰孩在媽媽懷中吸允奶水的處境,其實非常類同海洋經驗,但是漸漸成長後,隨著被對待方式的改變,海洋經驗會中斷,但是可以轉換為更隱晦的形式做延續。心理學家容格說:當人長大後,遭遇挫折時,常會回到一個比較封閉、黑暗、安全、溫暖的狀態裡,所以一個男人面臨挫折時,會尋求女人的溫暖。

宗教裡也有類似海洋經驗的情況。當你進入一個教會,許多的兄弟姊妹給你精神的扶持;或在禱告打坐時,把外界隔除,讓身體內部的循環運轉,產生內在自足的世界,而忘記外界的威脅,透過宗教的操練,回歸所謂的海洋經驗。據說藝術家也是如此,當他創作時,可以把所有的矛盾衝突在畫中融合。有些書籍談到,所謂藝術家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宇宙,而外面的事界是一個大宇宙,他在小宇宙裡達到一個自成的圓滿和諧。

光暈

除海洋經驗外,還有所謂的「光暈」。光暈在宗教裡的討論很多。比如上帝現身時,外圍總有一層光暈。又如進入教堂會廟堂時,剛開始會失去視覺能力,等到眼睛慢慢適應後,神的形象便逐漸顯現。這種透過視覺現象,使人感受神彷彿從黑暗中漸漸顯影的過程,就是所謂的「光暈」,也是人類使用注意力的一種模式。你看所有的事物,一定都是焦點所在的清楚,而其他的部份模糊。早期的攝影也有這種光暈,因為早期攝影機的鏡頭沒有消除畫面差的處理,以至於對焦部份比較清晰明亮,之外的部份則會變形陰暗。其實,攝影中的畫面差便是一般視覺反應的情況。

在世存在的基本模型

睡/醒/擴散-連結/收縮/睡

第二種模型是「在世存在的基本模型」。假設我現在的空間有這麼大,到了外面我可能就忘了,待會回到家中休息,又會把之前在外面接收的訊息丟掉,注意力於是回到自己的身體,然後漸漸消失,最後可能連身體本身都忘記了。按照法國有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Levinas Emmanuel所說,人早上出去,到了晚上回家睡覺,就回到自己的身體,把自身的存在縮到一點,第二天再又重新擴張出去。這其實是人存在的基本模式。梅洛龐帝也談到最基本的身體模式。當你在一個黑暗無邊的空間中,如果可以慢慢往外打開與外界連結,存在空間就會越來越大;但是也可以往內縮回及至一點,甚至幾乎消失,身體每天重複這樣的擴張/收縮過程。狀態好時,往上昇揚並且光亮;狀態不好時,則墜落掉陷。純粹的心理狀態也會影響到生理,如存在的世界縮小時,會感到呼吸困難。

法蘭西斯.培根作品分析與綜合討論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以幻燈片為分析例子,大抵皆是培根的作品。第一張畫中的人物應該是教皇,照理教皇的身體已經聖化,幾乎為神的代表,所以應該不會恐懼仇恨,可是我們看到的卻是個像希特勒或莫索里尼般的人,或是凶惡的父親正在咆哮,又像困坐陰暗房中憂鬱恐懼的人,萎頓頹坐,雙腳殘廢。無論如何不是一個具有神性,理想典型的身體,而是處於一種極端環境的身體。此外這個身體困於黑色的空間中,旁邊有狀似窗簾物的包圍,本來教堂給人的祥和莊嚴感覺,在此一轉而為陰暗深沈,並且就是發自教皇的吶喊。

第二張最足以解釋剛才談到的光暈,不過討論上要更趨複雜,畫裡的空間顯然不受光線的照射,因為它是一個完全黑暗的房間,很像告解室,只有小小一角打開與對象講話。這時就產生一個問題,在完全無光的環境裡,如何看見自己的身體?這個有趣的問題,可以透過兩種方式解讀:第一是觸覺式的觀看;第二則依賴對自我身體的經驗,如照鏡子、記憶的經驗等。

第三張也是一個被禁錮於狹小空間的人,我們不知道他是害怕而大叫,或是缺乏空氣而幾乎窒息。這在恐怖電影裡常見的場景,根據資料記載,可能是戰犯的描繪,因為他在紐倫堡大審時,被處罰關在一個玻璃房裡。培根從小患有氣喘病,所以深知窒息的狀態,也因此在他的作品裡,常出現人物張大嘴,呼吸困難的描繪。另外,常出現的還有外界的窺視者,這其中當然可以找到某些蛛絲螞跡。因為培根是同性戀者,當時的同性戀者對別人的注視自然較為敏感,覺得是一種檢驗、窺視的眼睛。沙特說:別人的眼睛就是地獄。當別人的眼睛注視你,你就失去做為主體的自由,而呈現這種焦慮的畫面,在培根的作品中非常頻繁。

第四張的畫面有一塊紅色的部份,很難說是什麼,就像中國畫中的留白,說是「虛」,但何又謂虛?是天、是地、是水、是土,可以什麼都是。即是凡事凡物凝聚之前的任一可能性,這似乎是紅色塊的意義,但要比白色更悶、更肉體、更氣質旺盛,畫面中的身體還未成形,如果你在每天清晨醒來的那刻,體會身體的形狀,可能的狀況會是,身體與棉被接觸的模糊輪廓,以及神智未醒的恍惚片段,不成整體的散落形體。培根這位畫家對於身體形象的描繪非常細膩與深刻,這也是導致諸多學者研究興趣的原因。對於他畫中身體涉及的層次,一般分為:現象學、心理學、後解構理論三類的討論。

第五幅畫完成於一九八三年,屬晚期作品。培根的藝術生命到一九八五年為止,之前那張作品則是一九四幾年的早期作品。在這裡,我們可以發現他的作品內容不斷反覆、重現,但我以為他的晚期作品最精簡,不似早期寫實,顯示中間經過轉化的過程。

接下來這幅作品很有趣。上次演講我曾說過,當我騎腳踏車時,基本上本身不會意識行進的路線,那條路徑完全是外人觀看時串連而成的。如以第一人稱的我看待騎腳踏車的行為,可能只完全注意自己身體的用力,而將注視從外界轉而專注於自身。又如打坐時,身體又酸又麻、腰帶太緊等等,這時如果你仔細描述身體的狀況會是複雜多樣的形貌。所以身體形象的看待,不單是內觀的,絕對是內外交織才能組合出完整的身體形象。

這件作品如同一幅自畫像,其中至少涉及兩種觀點:培根常常照著自己的照片描繪自己,一邊又將繪畫當時自己的身體狀況融入,他有時到醫學書店或警察局,尋找病患或死屍的檔案,將之重疊、融入自畫像,於是形成內外同時觀看並與外界客體組合而成的形象。這種風格在培根的作品中相當常見;另外,他曾說他最喜歡業餘攝影者的作品,因為在其中可以發現攝影的潛意識,他從中利用、發展更能掌握真實。他還說,人是一塊肉,是動物,於是有時把自己的身體與動物連結,使之如老鷹、牛、猴子等等。

不過,這基本上是西方一貫傳統的反應,歷史自從某人說過:「人是猴子變的」以來,人是非理性的,人具有潛意識的說法,都讓人的影像多重化。培根後來碰觸到一個問題,人其實具有多重面向:獨裁者、軟弱者、騙子或是衛道者,後來成為後解構理論的重要命題。

接下來的是培根非常早期的作品。畫面中應該是躲在衣服的小孩,上面張著一把傘,衣服裡的小孩大叫著。培根有個故事,因為他小時候有病,不能上學。他爸爸是清教徒,嚴厲非常,家庭瀰漫著肅穆氛圍,而培根似乎很喜歡媽媽,有一次,他穿媽媽的內衣被發現,對於一個清教徒的家庭而言,絕對是罪大惡極的過錯,後來好像因此而被逐出家門。另個故事是,他曾與家中馬場的工人發生過性關係,也因此數次遭到父親的處罰與驅逐。還聽說他有過靈怪經驗,遭遇家中大火驚嚇,所有這些經歷與作為一個同性戀必須承受外界異樣眼光的壓迫,都濃縮在他的畫面中,所以,紅色的背景似乎是作品的固定模式,顯示情結一直未曾紓解。

按照存在主義的說法,時間是不斷前進的,不斷地就不同的遭遇作抉擇,在過程中,如果持續除舊更新的動作,則體現更新開創的時間性意義。培根不斷地在他的畫面中變這變那,表面上他的時間顯得特別豐富,可以不斷地從一個極端狀態轉變到另一個極端;但反面而觀,卻總是不脫小時候不解的陰影與相同情結的反覆,如此觀之,則是無時間性。時間性與無時間性的不斷糾結關係,產生兩派解釋:存在主義者和後解構主義者認為培根的身體非常有時間意涵,是最能產生時間性的代表;而比較傳統的心理分析學者則認為,培根其實輾轉反側都不脫過去的情結,根本無時間性。這兩派有諸多衝突,我在觀察討論培根時,必須解決這個困境,否則便要被攻擊了。

接下來這張是討論空間泡的有效例子。在培根的作品裡,常有一個主角之外的旁人,與之連結成連體嬰的關係,而窗外又有窺視者。某些藝評家將之解釋為三角關係,如此解釋顯得過於方便,是比較接近傳統的心理分析方法。解構理論者德勒茲則不同,他說這其中並無所謂的關係,只有四個處於強烈狀態的身體,我們看這四個四個強度不同的身體,如同聽一段大喊大叫的音樂,樂句之間造成肌肉與身體器官的強大刺激,但沒有所謂的敘述式,而是一個刺激模式再到另一個。

問題與討論

問:空間泡和「在世存在」在你的論述中有何差別?

答:「空間泡」比較是從生理、心理方面出發;「在世存在」則較為複雜,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基於某種工具操作與溝通機器上,習用的管道不同與關心的對象不同,造成連線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一個複雜的模式。相較之下,「空間泡」比較限定在基本的生理、心理層面。

問:空間泡是否為有機性?它是不是一種對自我身體的認知?

答:空間泡是有機性的,但它與身體的認知不完全相同,應該是自身與外界關係之間所產生的一個範圍,基本上是皮膚之外。衣服也算是一種空間泡的組成,例如一個與外界關係良好的人,衣著可能較輕巧;而比較害羞的人,穿著就可能比較厚重,因為衣服是一種保護。

問:空間泡在皮膚以外,又具備有機性,它是我們認知感受而產生在皮膚之外的嗎?

答:它有時是一種溫度的感覺,有時是具體的衣服,有時是摸不著、看不見的狀態。空間泡其實很抽象,必須以關係或緊張程度來界定,不同人種之間有不同程度的空氣泡。台灣人空間泡的安全距離很近,人與人之間沒有太遠的空間距離,大家一起鬧嚷嚷的;但在法國住久的人,尤其是女性,因為習慣法國人與人之間較遠的距離,回到台灣社會,常覺得不適應。這是因為不同民族或居住地的空間泡性質,安全距離也因此不同。

問:你在寫論文時,空間泡的「泡」字是不是使用cellule(細胞)這個法文?

答:我不用cellule,而是用bulle,就是泡泡。最近有個廣告,一個剛出生的寶寶,身體有某種抗體,細菌不能侵犯,就是以泡泡表現。我企圖意指的是多重同心圓的空間,而這個空間最簡單的講法就是泡泡。稱作泡泡或許仍不足,應該是,人的身體中心外有層層的包膜,包膜呈半滲透性,它既隔開也連結外界,依需要而打開或關閉,可時是單一狀態的包裹,有時卻是多重重疊的包裹,而層與層之間都裝有界面,很像家裡裝上電視、電話、internet的情況,打開機制就可透過界面與外界不同的訊息連結,而身體透過連結,亦被刺激轉變。下下次我會再詳細說明這個部份。

問:多層包膜之下的身體,只是一個肉體,那麼是不是加總所有膜的認知之後,才是整個自然意識的結合?

答:通常我們談身體,說法上很潔癖,但身體不是孤伶伶地存在,我們透過身體接收外界訊息的同時,也過濾掉一些訊息,進而改造世界。在我的論文裡提到兩個身體:一是小的身體,就是直接的身體或空間泡的身體;另一是大的身體,就是透過多重界面網路與外界交互影響的整體關係。身體包含這全面性的內容,隨網路不同,調整與世界的關係,以身體作為討論主體性的切入,成為一種描述系統,透過這個系統,現今台灣的身體概念與早期及西方的差異,較易檢驗得出。

問:你的論文題目是什麼?

答:我的論文題目是:「法蘭西斯.培根畫裡的時間性」。身體是主角,至少在培根的作品中是。因為培根不斷要求當下的感覺,外面的世界幾乎是身體的投射。他的空間泡之所以狹小,因為他要的是直接身體連結的關係,認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真實的空間。文字概念的空間對他無效,他的身體富有變化,如同動物,只有當下反應,並無太多記憶的牽絆,記憶對他而言,是生命過程中的片段累積,時間是迷航碎片的狀態,可是每一瞬間又凝煉了一生所有的歷程經驗。既是所謂的線性時間,又是所謂的共時性時間,其對共時性的掌握,居所有畫家之冠。

提綱